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独身老妇6年养活10余孤残儿 官方称系违法收养

2013年09月24日 1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徐州9月24日电 (记者 邵国栋 拾冠之)72岁的退休老人丁超,原本可以留在城市无忧无虑的生活,如今她却选择到徐州铜山区一处偏僻小村建起“爱心小院”,默默无闻地收养着14名残障人士和孤儿。目前,老人的心愿是创办一个手续合法的“庇护安养中心”,接纳更多孤残儿童,但是当地政府部门则回应称,由于没有相关手续,丁超属于违法收养,可遣送人员。

  住在徐州管道公司宿舍的72岁丁超老人,至今未嫁,没有子女。6年前,丁超回安徽宿州老家,得知10岁聋哑儿童的张新年比较可怜,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靠种地拉扯3个孩子,生活艰巨、力不从心,于是丁超就将张新年带回徐州抚养。此后,老家的亲朋口碑相传、主动找到她,并陆续送来多名流浪、病残儿童,然而容纳的人多了,丁超家中逐渐住不下,便租下铜山区张集镇孟庄村一处院落改造成“爱心小院”。

  9月23日,中新网记者离开徐州市区沿104国道驱车10多分钟,就能看到大道边一块横挂的“孟庄爱心小院”牌子。“这个招牌刚挂上两个多月,平时是大门紧锁,孩子们都在院内活动,以防窜到大马路上调皮。”在义工魏女士的引领介绍下,只见该处占地九亩多的院落布置有序,左侧是三排连体平房,右则是几处封闭鸡舍和菜园,在食堂内则围坐着七八个人正在埋头吃饭。

  据了解,丁超先后收养过14名孤残儿童、少年,大部分都是安徽宿州、蒙城人,其中7人分别具有瘫痪、半身不遂、癫痫等不同程度残障。丁超说,“爱心小院”的前身是一所加工厂,安徽蒙城人孟小宝跟着自己在此居住时间最长,“他的父母都不在了,2009年接到这里时生活不能自理,几乎瘫痪。”丁超说,在这里调养后,这两年孟小宝的身体已经好转。

  今年初,丁超通过向亲朋好友筹集资金,把厂房一番收拾、买来床铺等家具电器,将孩子们接到“爱心小院”里面抚养。“现在有两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也托关系、想办法给送到外边工作学习,过起正常人的生活。”丁超介绍,因为能力有限,尽管不断有人想住进“爱心小院”,但是她不敢突然接纳。“眼下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身份’不明,‘爱心小院’因为不具备各种手续。”丁超说,从今年7月份开始,她们先后找到张集镇民政、消防、公安等部门跑手续、打申请,希望将“爱心小院”打造成一个合法的“庇护安养中心”,能够帮助更多的受困人群,让大家享受到更多的救助政策。

  “如果不是媒体来采访这个事,我是始终不知道辖区内有这样的机构,但是丁超属于违法收养,需要办理正规的手续。” 采访中,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的张镇长表示,他们将安排镇里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宋副镇长带队,联合公安民政现场查看、摸清实情。随后,张集镇民政助理海邦玉也介绍称,个人没有权利收养孤儿,更没有这些孤儿的监护权,像卫生、消防等条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办理正规手续。“由于缺少手续,我们可以先遣散‘爱心小院’内的孤残人员,如果证件办齐了,该机构可以继续进行收养。”海邦玉说。

  针对职能部门提出民间收养组织手续不规范问题,参与申报相关手续的志愿者陈永峰说,他们将继续联系各部门前来指正场地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整改符合各项标准,希望能够促成“爱心小院”正规化合法化。“最近,当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已经给成员们办好了身份证、残疾证,只要‘爱心小院’证照齐全,大家就能安稳、快乐地住下来了。”陈永峰说。(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