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拟建乡村文化遗产数据库

2013年09月27日 16:3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古路、古树等都将列入村庄规划保护范围。 刘怀宇 摄

  近年来,文化遗产线索的发现和保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广州广阔的农村地区,因为地方偏僻,关注度低,不少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线索缺乏保护,破损严重。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该局正在开展的村庄规划工作将文化遗产普查列入了规划的重点,已经摸查出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线索。

  广州市规划局局长李明表示,本轮村庄规划开展的文化遗产普查将对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另外,村庄规划还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好普查出来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

  规划先行古村面貌得以保存

  漫步在碧波清流的玉带河畔,欣赏百年古榕树的水中树影随波摇曳;跨过用红色砂砾岩建成、历经300多年风吹雨打却愈老弥坚的龙津桥;驻足在白石砌成的古巷,欣赏岭南传统村落独特的建筑艺术,体验岭南水乡的古风民情……

  随着村庄建设的逐步开展,近年来广州番禺区石楼镇的大岭村逐渐声名鹊起,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谁能想到,这个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的古村落,在几年之前,还只是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几乎泯然众“村”。

  据大岭村党支部书记黄纺玲介绍,在过去,村民们觉得老房子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居住不舒服,不少人都把老房子当作负担,拆了重建现代化新房。如果按照当时的态势,要不了几年,大岭村传统建筑就将被破坏殆尽。好在亚运之前,有关部门开展了送规划进村活动,给村子做了一个完善的村庄规划。随着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广州市规划局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给大岭山村编制了村庄规划。

  负责该村村庄规划工作的规划师朱晖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告诉记者,他们通过逐户入门普查,并吸纳之前的规划成果,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作为了规划的一大重点。村庄规划开展过程中,他们一共普查出了23个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黄纺玲告诉记者,根据多次普查的结果,如今村里一些摸查出来的重要建筑物已经得得到了有效保护。“如果早10年开展村庄规划,可能村子的面貌会比现在更好。”黄纺玲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

  全面普查传统建筑或超500个

  据介绍,大岭村村庄形态得以较为完善地保存下来,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该村提前做了村庄的文化遗产普查和规划。在本轮村庄规划中,市规划局将指导各区(县级市)政府吸收大岭村的经验,在全市114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本轮普查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区(县)提供的不可移动文物目录外还需要通过大量现场摸查,明确村内的推荐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线索。“我们会将每个建筑都登记进入数据库,包括建筑地址、用途、结构、建造年代、类型、风格、损坏情况、历史原貌保存情况、特色工艺及构件等信息,随时可以查阅,方便保护和利用。”

  该负责人以番禺区为例介绍说,目前番禺173个行政村中,有83个村已完成数据入库工作,其中推荐历史建筑线索共63个,传统风貌建筑数量10个,尚不到一半数量的行政村已经统计出了70余个之前未纳入统计范围的文化遗产线索。“根据初步推算,本轮村庄规划统计出来的推荐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数量,可能将超过500个。”

  大规模全方位普查之后,本轮村庄规划还将制定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方案,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确定分类保护措施,制定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方案,保护古河道、古路、古树、古井、传统公共空间等历史环境要素。

  普查结果10月中旬录入数据库

  本轮村庄规划普查结果到底何时可以揭晓呢?市规划局局长李明表示,本轮村庄规划的普查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其结果将在10月中旬全部录入数据库。根据相关制度,本轮村庄规划普查出来的文化遗产线索将上报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专家组审议,一旦审议通过,将会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在制定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进行保护。

  李明还介绍,对于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本轮规划并不会大拆大建,建设新村,而是以保护其历史风貌为主,将重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

  对于正在开展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村民普遍高度认同。不过也有村民担心,普查出来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数量较大,如果仅仅是保护起来,不仅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还将导致建筑闲置,形成一定浪费。

  对此,李明表示,规划师们通过走村入户发现了一大批文化遗产线索,这对今后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保护历史建筑,村民在旧村改造中一样有安置补偿。本轮村庄规划除了突出对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外,还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建筑,让文化遗产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产,而不再成为农民的负担。

  制定中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也对合理利用进行了探索研究,鼓励历史建筑“亮出来”、“用起来”,活化利用有经济收入,业主不但“不愿拆”,而且更有动力去保护。

  南方日报记者 刘怀宇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