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家高新区应该有自己的智库

2013年09月30日 13:17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面前的这本《国家高新区智库一瞥》(新华出版社出版,黄胜平、高圣华主编),是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8年来的一本成果选编。全书涉及到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政治建设、社会管理、文化工作等。总览全书会发现,该书作者们研究的恰恰是高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也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高新区在开始起步的十几年中,基本上走的是工业发展的道路,即主要基于生产要素的供给,以扩大经济规模为主旨。随着建设的深入和财力的增长,在工业区的框架下注入科技园的内涵,兼具了工业区与科技园的双重角色。无锡新区的经济规模和财税规模形成得较快,故在2005年便被无锡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城”的发展目标。原先的要素供给发生了变化:由主要靠土地、资金、劳动力的供给转变为主要靠科技人才的供给,即由原先的要素驱动转变为要素与创新双轮驱动。创新又不局限于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有赖于体制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新型的研究咨询机构——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于2004年12月在全国高新区率先诞生了。它的宗旨是客观地考量高新区发展的走势,研究高新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对策,供市、区各级决策层参考。这对“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城”的目标定位和建设进程不无积极的影响。

  这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研究咨询机构。说它是半官方,因为是由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兼任正、副院长,由新区政府拨给研究经费;说它是半民间,因为它未设立正式编制,只是组织区内外、市内外、在职与退休的一些志趣相投者走到一起,被聘为研究员,日常管理工作由有关部门同志兼任。课题计划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予以制定。碰到一个问题就抓住不放,深入调研,拿出一个成果,在研究院主办的《决策咨询要报》上刊发。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就知道,他们对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有涉猎,对人才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尤多,对政策环境、文化环境、产业生态、自然生态的研究占了很大比重,而这一切又无不牵涉体制机制的创新。书中既有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概括,也有体制机制创新的大胆构想。无锡高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看得见的是技术和产业的辐射,看不见的是更为重要的体制机制的辐射,也可以说是智力的辐射。这样的机构、智库在全国各高新区中也是不多的,值得加以借鉴和推广。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无论在开发建设、科技创新方面,还是在带动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我们高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难题,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的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畜势待发。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在高新区,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亟须加快培育和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亟须加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需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高新区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建设中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也亟须研究和解决,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高新区科学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作出超前的预测和科学的破解。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我们重视高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迫切需要我们加强高新区智库建设。如果不重视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如果轻视甚至放弃高新区智库建设,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的将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贯彻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盲目性,缺少自觉性,具体体现在“三盲”:一是“盲点”,有的地方确实重视招商引资,但忽视真正的自主创新;有的地方发展规模和政绩上去了,但社会民生却忽视了。二是“盲从”,上级要求怎么做,下面就依样画葫芦就怎么干,结果走样,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三是“盲干”,所谓“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这种盲人骑瞎马,哪有不跌跟头、不走弯路的。须知,创新驱动首先需要智库驱动,智库驱动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前提与基础,没有智库驱动就不可能也不会有创新驱动。在当今,智库驱动着国际思想的脉搏,它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储备库,又是社会思潮的引领者,是培养锻造人才的基地,还是学术技术交流的平台。可以说,智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判断形势和决策的基本智力支撑,当然也是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基本智力支撑。因此,我以为,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都应当建立和强化智库建设。多年来,无锡、武汉、昆明、广州、长沙等国家高新区的智库建设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值得借鉴。

  这本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出版的《国家高新区智库一瞥》一书,是该区智库建设部分成果的集中反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本书各位作者大多不是专业技术干部,有的人文底蕴较为深厚,有的生态意识十分浓郁,有的对科技史、科学学、软科学颇有造诣,有的对全局的宏观视野较为开阔,他们都可对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互补。其文风也不拘一格,较少行政腔、学术腔、学生腔。在新的形势面前,希望研究院能拿出更有价值的新成果,对国家高新区事业和当地有新的贡献,在全国高新区中有更多更好的交流。(张志宏)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