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垃圾换水电子涂鸦 是涵养文明还是纵容陋习

2013年10月08日 15:5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垃圾换水电子涂鸦是涵养文明还是纵容陋习

  新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一些旅游景区的管理创意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垃圾随手丢不如拿去换瓶矿泉水;在景点墙柱刻“到此一游”,不如在电子屏上写下“爱的宣言”……凡此种种,究竟是对游客文明意识的涵养,还是对人们旅行陋习的纵容?

  镜头

  1

  西安:一袋垃圾分两袋装,只为多换一瓶水!

  没有垃圾桶的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而垃圾桶摆成长龙阵的海滩则留下了游客的尴尬笑容。正当人们在为假日景点到底需要多少垃圾桶而纠结的时候,西安的骊山景区却另辟蹊径,鼓励游客们用垃圾换矿泉水。

  10月5日上午,西安人小贾陪两位来西安参加婚礼、顺便在周边“晃晃”的大学同学游览骊山景区。上山前,工作人员给了他们一张小卡片,写着带好垃圾,下山后可以换水。“哟,蛮新奇啊!”小贾和同学惊奇的同时,也有点哭笑不得:“看看,都逼到什么份儿上了!光宣传不行,就得来点小恩小惠。”

  但小贾一行在下午离开景区时,并没有真的拎着垃圾下来,“路边看到有垃圾箱就直接扔了,不至于为了换瓶水就硬留着垃圾不扔,一路拎着。”不过,小贾也发现有游客“把明明一个袋子能装下的垃圾分成两个袋子,两个人分别拿着换了水。”

  亲历了新鲜的垃圾换水之后,小贾觉得这只能是一种呼吁,不大可能长期施行, “比如换水对于垃圾的数量和规格之类的没有要求,象征性地拿多拿少都给水了。”

  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为其柔性引导叫好,也有人直斥这是“用小恩小惠利诱的无奈之举”,“游客带走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保持公共环境的清洁,本来是分内之事,为什么还要‘哄’着去收拾?怎么不给块糖?是小孩吗?”

  而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官方微博“陕西发布”则在和网友互动时表示,这是“一种委婉的提醒”。

  -点评

  正向激励——

  利用了国人“贪小便宜”的心理

  刘思敏(知名旅游专家、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用垃圾换矿泉水、换花,垃圾袋换小礼物等,是很聪明的做法,利用了中国人的心理。当然你可以理解成中国人“贪小便宜”,但这也是一种正向激励。奖励本身就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比较好的,大可不必看得那么不堪。

  但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在重要景区,人流集中的时候,垃圾量非常大,换水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垃圾换物”更多是在培养人们的良好习惯,不会成为长期、主流的办法。

  镜头

  2

  武汉:电子涂鸦墙消化“到此一游”,惯着陋习?

  今年5月,划在埃及神庙浮雕上的中文留言令国人哗然,而在国内,群众基础深厚的“到此一游”早已让各处名胜古迹遍体鳞伤。

  这个黄金周,武汉黄鹤楼的一、三、五层各设了一块两米高的“电子涂鸦墙”,让游客们可以在屏幕上“到此一游”。由于系统容量的限制,电子涂鸦墙上的作品达到一定量后会自动覆盖,但游客可将作品发送到个人邮箱保存。

  这块“涂鸦墙”同时还具备无线上网功能,能查看公交线路和宾馆酒店。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称, “电子涂鸦墙”投入使用后,主楼柱子、墙壁上没有新的刻画痕迹了。园方还将在白云阁、游客中心等建筑安装5块“电子涂鸦墙”。

  和骊山景区的垃圾换水一样,人们对“电子涂鸦墙”也并非一致叫好,“科技的进步,文明的衰退!” “本来就是陋习,还惯着!到了没有这种设备的景区怎么办?”

  -点评

  聪明做法——

  景区不妨用好这些签名图

  吴必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双管齐下。新旅游法实施后,游客在景区里乱刻乱画不仅是个道德问题,还可能会是违法行为。但我们现在的法律只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至于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何种处罚,相应的细则没有出来,人们也不清楚违法的成本有多大。

  而在相应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电子签名板也是一个好现象。人都喜欢在自己到过的地方做一些纪念性的行为,现在有很多办法可以取代“到此一游”。比如在去过的地方拍张照发一条微博或者微信,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到此一游”,而且这些社交网络平台都有定位服务,以后等你老了,想画张图看看自己去过哪些地方,都有非常精确的信息。

  刘思敏:电子涂鸦墙是真正聪明的做法,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用心感受旅行,但不可否认有些人就是愿意签名,写“到此一游”。你跟他宣传保护文物,他说知道是文物才写的,越重要的地方越写,追求一种“存在感”,要留下“我来过”的印记。

  国外有些地方也尝试过设立涂鸦墙,但效果不好。因为习惯于涂鸦的人会说,我知道是专门给我们准备的,可刻了之后你又给涂了,没留下来!电子涂鸦墙可以把签名发送到自己的邮箱,就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以后景点也不妨把这些签名图存起来,做个索引,游客下次再来可以根据日期调出自己当年的签名。还可以把签名放在景点的网站上,让游客能点击查阅。有人如果愿意发布自己的签名图片,对景点也是很好的宣传。

  镜头

  3

  黄山:泡面破坏景区生态,为何“禁售”不“禁吃”?

  在各种独特的景区管理措施中,让人们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黄山景区禁售泡面。

  10月7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回应,黄山从2006年开始“禁售泡面”,旨在避免大量的方便面包装盒、残留物给风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此前有媒体报道引述当地商贩的说法称,景区之所以出台这个规定,是为了景区自己的盒饭生意——3菜1汤卖45元。

  于是,从45元的景区盒饭算不算贵,到盒饭为什么比泡面更有利于生态环境都成了人们热烈争论的话题。

  不过,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在于,黄山虽然禁止在景区里售卖方便面,但并不禁止游客自带方便面上山去泡。如果泡面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凶手,那么,彻底“禁吃”似乎比单纯“禁售”更加合理。

  -点评

  表达诚意——

  景区能用微波炉给游客热饭吗

  刘思敏:黄山禁售泡面,从景区角度而言,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在黄山这一特殊环境下,商品由人力往上背,有独特的成本构成,跟超市里的价格肯定差别巨大。但不管怎么说,盒饭卖到45元,对于绝大多数游客而言过于昂贵。

  那怎么化解这种矛盾呢?我认为景区如果从科学角度证明,泡面对环境影响显著,游客应该给予理解,不吃泡面游客可以用面包、饼干、午餐肉等其他食品替代。

  另一方面,如果游客说我就想吃口热饭怎么办呢?那可以让游客在山下买饭带着,景区里提供微波炉进行加热,这是个折中的办法。景区供电还是相对容易的,你可以收取一两块的服务费,给游客热饭。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诚意,提升满意度,不会让游客觉得“禁售泡面”是为了推销高价盒饭。

  游客“超载”——

  降低门票

  让他少玩会儿,行吗?

  有网友调侃,黄金周最浪漫的事是“宅在家里看人海”。尽管新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但景区游客滞留的现象却依然未能避免。景区的“容量”怎么算?达到“容量”上限之后真要把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吗?

  吴必虎:首先,景区的最大“容量”并不是最佳“容量”,比如九寨沟,它的最大容量是4.1万人,最佳容量可能只有2万人;但即便到了最佳容量,人家远途来了,你还是可以放人进去的。而且很多景区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性非常强,在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之间的话,大多数管理部门是愿意放游客进去的。

  另外,什么是最大容量,什么是最佳容量,在科学上也没有定论,这涉及环境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等很多概念。哪怕就是一个物理容量,也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比如一个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小时,那一天的周转率就有六七次;如果一个景区要玩六个小时,也许只能放两批人进去,情况复杂。

  我们只能原则上要求景区从保护环境,给游客提供最佳服务的角度综合评估,提出一个容量上限。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鼓励景区根据法律要求提出容量限制。

  那么,假如一个景区到了最大容量怎么办?外地游客已经来了,酒店也订了,花了几千块钱了,你不让他进来?过去是没办法,但现在我们讲智慧旅游,信息化时代,网络预订、在线支付技术都已经很发达了,需要做的就是政府部门对热点景区建设一个数字化平台。

  特别容易超载的旅游城市应该尽快建立预订系统,有了完善的预订系统之后,没有预订的游客,那对不起,你真的不能进了。比如布达拉宫就有预订系统,如果你没有预订,就不能进去,这样的实践证明,超过“容量”不售票是可行的。

  但前提是管理部门需要提前告知,提前预订,如果你没有这个服务,人家来了,你就只能安排进去。

  当然,安排进去也有技术讲究,比如原来人少的时候,可以慢慢看三五个小时,但现在人特别多,那只能让游客玩两个小时。同时景点可以降低门票价格,之前看三个小时,两百块钱,现在只能看两个小时,可以一百五十块钱。通过这种技术的调整,尽可能让已经到的人进去。(主笔 张棻 魏婧 插图 宋溪)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