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洋地名泛滥 少把垃圾当至宝

2013年10月09日 16:22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洋地名”让人眼花缭乱,仅河南省就有郑州的“曼哈顿”、“威尼斯”,洛阳的“加州1885”等。新颁布实施的《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对这种现象说不,规定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将不得用于地名,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区名称都需要按程序报批或备案。(10月8日《大河报》)

  城市大街的“洋地名”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让人萌生一种错把家乡当异域的感觉。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毛泽东就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过某些人“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媚外现象。

  众所周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艺术无国界的经典论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表情达意同样精准、确切,浩如烟海的文字难道还承载不了一个小小的宾馆(酒店)或一个小小的商场或一座小小的写字楼?

  洋地名泛滥折射了国人传统民族观念的畸形变化。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春节的年味一年淡如一年,端午节的龙舟赛一年冷落一年,重阳节的内涵一年更比一年稀薄……与此同时,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逐年兴盛。这种丢了西瓜拾芝麻,冷落传统节日热捧西方节日的做法真的很时尚吗?愚以为值得商榷。

  其实,每个地名都有它的文化渊源,它不仅承载着一段别样的历史,而且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只有这样的地名才是约定俗成,名至实归的,也才能得到国人的普遍认可的。如果无厘头的追求所谓的“时尚”,不加思索地“拿来主义”, 拾人牙慧,胡乱地弄上一些令人莫名其妙、不伦不类的洋名字,那肯定会殆笑大方,也会给人们出行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教师 庾春云)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