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第一口奶”背后症结在哪里

2013年10月11日 10:3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专家谈“第一口奶”背后症结在哪里

  访谈者:郑劭清

  受访者:袁 钟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

  几道严令为何管不住“第一口奶”

  青评论:医院不允许新生儿家长自带奶粉,要求由院方统一提供,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袁钟:这么做肯定是不对的。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一,这不是普遍现象,很多医院包括协和医院就没有这种做法。第二,“第一口奶”的效果有被夸大的成分,对这一点不少医护人员反对的态度是比较鲜明的。第三,家长的确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恐怕也因为孩子吃了“第一口奶”以后,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所以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类事情没有曝光。但不管怎么说,医护人员不能牺牲医德去换取经济利益。

  青评论:我国早在1995年就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相关产品广告和促销。从1995年到2013年,原卫生部和现在的卫计委一共发布过4次相类似的通知、办法。这些规定为什么都没能管住?

  袁钟:主管部门对医疗腐败等问题都是三令五申,明确不许做的。但我们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从世界各国来看,医生的收入都是中上水平的,但你看看我们医生的工资单,工资真的较低。因此就总会有人想打灰色收入的主意。

  青评论: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辛劳和待遇不能成正比?

  袁钟:医疗行业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在技术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但我们现在看病不是向技术付钱,而是向医药、仪器付钱。为什么会有人说“金眼科”?因为眼科仪器多!我们不尊重知识和技术,由来已久。

  青评论:今年来,从福建漳州市直区县73家医院100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涉嫌医疗腐败,到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行贿门”,医疗腐败在一些地方牵涉面很广。从现实角度考虑,想要真正依法严厉处理恐怕很难吧?

  袁钟:主管部门应该要考虑到,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多的是深层次的问题。更何况牵涉面这么广,把医护人员全打击了,患者治疗怎么办?打击医护人员,倒霉的是患者。所以不应该打击个人,而应该是纠正。怎么纠正?只能是明确提出纠正办法,设定一个时间节点,在此之前怎么纠正,以后不许再犯。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后果,考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为了让健康事业更健康吗?那么就从深层次上找原因,找解决办法,打击跨国企业,教育好医护人员,逐渐改善他们的待遇,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医疗管理上有“历史欠账”

  青评论:卫计委发言人最近接受记者采访,一方面承认,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他们监管没真正落实、管理上有失误;一方面又表示,待遇低不是“第一口奶”的理由。

  袁钟:我赞同卫计委的意见,的确不能因为待遇低而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分析医疗腐败背后的原因,我们要看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多久?症结在哪里?这是有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的。

  青评论: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

  袁钟: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行医疗承包,从那时候开始,医生就只发基本工资,其他的收入靠自己努力。那时候搞科室承包、仪器承包,经济指标分到各部门,每个人头上都有任务、都有压力。我们习惯上说“断奶断娘找出路”,先断了奶再说,出路在哪里?不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都使出三头六臂想办法,很多现在看起来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都是在较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

  青评论:所以我们的行政管理是有滞后性的?

  袁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早期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所以企业用合理的方式提供不少便利给医生,包括邀请医生去参加“学术交流会”、“讲学”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正当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并没有感觉到有负面的效果。后来主管部门提出要规范,告诉大家之前做的都是违规的,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弯一下子转不过来,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况且不能只告诉别人,这样做那样做不行,还得告诉大家,怎样做才行,怎么做才更好。如果规则不够明晰,那么很多人就会想打擦边球。

  青评论:这么说,我们在管理和发展上是有历史“欠账”的?

  袁钟:医疗行业是道德行业,生命所系,决不能干“自负盈亏”这种事情。如果我们管理上、发展思路上有历史“欠账”,管理的时候也硬气不起来——我们没办法给医护人员该给的东西。挂我们医院的专家号,14元,停车费都不止这个数;而一些私立医院专家号,600元。假如一个医生本来该拿1万元收入,你只能给3000元,剩下的7000元要他自己挣钱,他能怎么办?你怎么才能硬气地管他?假如他该拿1万元,你给他1.5万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看到,在一些收入高的外资医院,就看不到我们医院里一些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现象。

  医护人员肩负的道德责任太沉重

  青评论:最近,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接受记者采访时,除了给公众道歉之外,还向医务人员道歉。因为他觉得极个别医疗机构或者极个别医务人员的行为,影响了整个医务人员形象。

  袁钟:的确,部分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影响了整个医疗队伍,同时挫伤了许多好医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不仅带来更大压力,也增加了矛盾集中点。

  青评论:我们经常提到“医德”,您觉得医护人员的底线在哪里?现在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会不会太沉重?

  袁钟:医护人员的底线应是义利并重。目前是重义轻利,这样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现在医护人员身上背负的道德责任太过沉重,少有人赞美,但对他们的要求却很多。想当好医生很难。有的医生尽量做到的是不被打,不被投诉,这样的状态还怎么帮患者看病?

  青评论:说到医生的压力,医患关系可能也是他们的一个心结。现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护人员是不是有更多的委屈?

  袁钟:要处理好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医生要给病人信任的理由,病人要给医生冒险的理由”。医疗是一个冒险行业,要让医生给个为患者冒险的理由,这要建立在医患双方相互高度信任的基础上。我见过有的朋友,因为一点小病,却被医生推来推去不予诊治。按理说是医生的问题,但我了解这个病人,他爱挖苦、挑三拣四、自以为是,不好打交道。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推来推去也有他的苦衷。

  青评论:医患关系应该不仅仅是医生和病人双方的问题?

  袁钟:我们现行的体制有问题。美国是靠财富把病人分流,去什么医院看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我们没有分类就诊,穷人富人都可以到同一家医院看病,许多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的确太累。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病人,为了多诊治几个病人,医生看一个病人没花几分钟,很容易出事。

  国外有医疗保险,出了医疗事故可由保险公司赔付。而我们没有第三方保险的安排,出了医疗事故需要医生、医院负责,医生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挣了些钱,一旦出了事就全泡汤了,所以不少人尽量不冒险。

  医改顶层设计要让医生重新找回荣誉感

  青评论:医疗腐败背后又是社会的行贿文化。在整个社会风气没能得到根本扭转的情况下,想要遏制医疗腐败,是不是不太现实?

  袁钟:最近一二十年来,不正之风在社会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时候,好人不一定能得利,坏人也未必一定受到惩处。当你看到先进只是戴红花、领奖状,而落后分子却能心安理得地挣钱,这会形成什么样的示范效应?许多年轻医生都想当好医生,但身边的环境很重要,领导干部怎么做的,医院里的专家又是怎么做的?年轻医生看在眼里,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为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很重要,要有明确合理的奖惩机制,这要有赖大环境的改善。

  青评论:一说起医疗腐败,我们习惯上把它归结到体制方面的原因。

  袁钟:我们的体制的确是有问题。最起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一个是没有做到“收支两条线”。得有这样的安排,让医生没法从病人身上赚钱。医生都是技术精英,很多人也都是有追求的,都有理想,但面对现实的时候又很无奈,虽然不想当临床赚钱机器,但面对压给你的经济指标,你不做能行吗?所以说,坏制度能使好人变坏,要改变这样的制度。

  第二是医生没能做到自由执业。虽然现在有的大城市已经试行多点执业,但一些大医院并不鼓励这么做,这项工作还没能很顺利地实施,需要有专门力量来推这个事情。既保证医生能有好的收入,又合法交税。

  第三是高干保健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倾斜力度太大,有奢侈支付和浪费的倾向。

  青评论:我们把解决体制方面的问题寄希望于医改,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医改需要不断摸索,可能会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袁钟:可以明确的是,医疗腐败不是个人问题,是体制上的问题。不能因污染而打击下游的小鱼,而应该清理上游污染,把污染源治理好。这需要上层拿出勇气和智慧,制定政策带头改好。

  医生是医改的主力军,医改首先就要尊重医生,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良性互动的局面。

  医改的顶层设计就要考虑恢复医生的尊严,让医生重新找回荣誉感,提高医生收入,让医生既保有医德,收入又大幅度提高,还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可。不论收入分配、还是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都应有德利并重的伦理考虑,不能再去走过去的老路。(文/傅凝 插图/轩轩)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