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医出书为职业正名 以真实案例写小说红遍网络

2013年10月11日 11:0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法医出书为职业正名以真实案例写小说红遍网络
    秦明在一次演讲中说:“希望有更多人理解、信任、支持法医工作,希望更多热血青年加入法医的队伍。”
秦明的《无声的证词》与《尸语者》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法医秦明曾以一部叫《尸语者》的悬疑小说红遍网络。近日,他的“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第二部《无声的证词》推出,又迅速占据各大网站排行榜的榜首。从法医到网络作家,秦明用他独特的“现场感”叙事,为读者讲述法医是如何通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来进行“现场分析”、“现场重建”、“犯罪分子刻画”,从而破获重大、疑难案件。

  很多读者好奇,法医秦明是如何“修炼”成畅销书作家,秦明认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他告诉《方圆》杂志记者:“通过写书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法医的工作,这是我工作的延续。”

  写书为法医正名

  2005年,获得医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的秦明考入了安徽省公安厅,正式成为一名法医。

  刚入行的秦明,通过负责带他的法医师父,了解到省厅的法医有很多的职责,既要参与全省重特大、疑难命案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现场重建分析,还要做死因和伤情复核鉴定、信访案件的处理处置等,同时,还有一些科研任务,以及为基层法医的日常工作提供业务指导等。

  原以为省厅法医会比较清闲,听师父这么一说,秦明才知道任重而道远。而且,法医的工作并不如秦明想象中那么刺激,除了要在命案侦破中打头阵,更多精力要花在“怎么做都做不完的伤情鉴定和时不时就出现的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上”。

  秦明告诉《方圆》杂志记者,相关法律规定,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可以经过调解处理,随着赔偿金额的不断攀升,诈伤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法医就肩负起答疑解惑、伤情鉴定、查究冤情的工作。

  法医在做这些推断的时候都是十分谨慎的,是需要完整的证据来支撑的。“作为一门严谨客观的自然科学,法医的医学鉴定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即便是非常辛苦,法医都会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位,每一个伤口,因为一个小的疏忽,就可能直接导致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秦明说。但因鉴定结果涉及双方利益,诽谤法医、误解法医是常有的事。

  秦明就曾遭遇过一次,一件其他同事鉴定的案件,一位女性当事人因为结果对自己不利不断上访。多次上访无果,便在网上搜索法医科成员的信息。很快,她查到了秦明的名字,巧的是,和她起纠纷打架的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也姓秦。

  就这样,从没见过秦明的这位当事人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第二天,网上便多了篇“公安厅法医科秦明上蹿下跳为堂妹开脱罪行”的帖子,帖子写得声泪俱下,红极一时。很多网民不论是非真假,看了就先把秦明痛骂一顿。这让“躺着也中枪”的他很是委屈,他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小青年就这样变成了一位四十多岁中年女人的“堂兄”,从此,秦明在法医科多了一个“堂兄”的外号。

  可也“多亏”了这件事情,让秦明了解到了网络的力量,从而激发他开通个人微博的想法。因为每天坚持写一条法医知识,其中还包括一些幽默、搞笑的个人感悟,秦明的个人微博点击量变得越来越多,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新浪微博主管刘青利注意到了这位“特别”的法医,并建议秦明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了解法医学,做出像样的法医微博。

  秦明坚定了“让更多人了解法医工作、为法医正名”的决心,开始在网络上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连载他办过的那些案子。刚开始动笔,写到万余字就写不下去,一方面不会设计情节,另一方面因为法医工作太过繁重而没有时间。沉淀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不断读书找感觉”,于是断断续续写成了《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随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姜振宇,悬疑界作家蜘蛛、雷米等人觉得秦明很有潜力,帮着转发他的微博和帖子,使得秦明的粉丝越来越多,“每天的点击量有1000多次”,甚至天涯论坛“莲蓬鬼话”版主主动找到秦明去天涯更新,点击量一下子突破10万———这就成了第一部小说《尸语者》的雏形。

  以真实案例为蓝本

  据统计,秦明的《尸语者》热销期间很快就卖出4万册,电子书在中国移动平台点击量超900万,第二本书《无声的证词》上架两周时间,2.5万册销售一空,又紧急加印了1.3万册,电子书点击量目前已达到80万。从8岁小孩到70岁的老人,甚至是盲人,都是秦明作品的忠实读者。

  《十宗罪》的作者蜘蛛认为,秦明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他“给了我们一双近距离目击现场的眼睛,我们随着他的刀锋,从软骨的裂缝,到皮肤的碎屑,层层分离每一个细节,捕捉那稍纵即逝的逝者之声———科学的精密与人性的复杂交织在一起,成就了这场刺激而深刻的视觉冒险!”

  秦明也觉得,自己的书之所以畅销,很大部分原因得益于自己的工作实践。

  他曾在《无声的证词》一书中写道:“每年最热的时候,气温往往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这也给腐败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很多公务员都躲在空调房里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法医们却还在酷日之下,在山野之间、水流之中,打捞、检验着形态各异的尸体。说形态各异毫不为过,尸体腐败是一天一个样,从尸绿到腐败静脉网出现,再到尸体发黑、膨大,甚至还有最让法医头痛的巨人观。无论尸体变成什么样,法医都不能甩甩手不予理睬,也不能糊弄任务。”

  秦明还记得刚到单位不久,就跟着师父去勘一个尸蜡化尸体的现场。虽然已经参与过数百具尸体的检验工作,但秦明一直还没有见过尸蜡化的尸体。尸体放置到解剖台后,师父要求秦明“去戴两层手套”,但秦明以“两层手套没手感,缝线打结感觉不到线头”为由拒绝了,哪知尸检工作完毕后,戴了两层手套的同事们都没事,只有秦明无论用什么清洁工具清洗手指,都无法去除尸体留下的气味。到了晚饭时间,大家端着饭碗往嘴里扒的时候,秦明只能坐在一旁,藏起自己的手,饥肠辘辘。

  那种气味一直持续了两天的时间,秦明买了几斤香菜天天搓手才算消解掉。

  还有一次,秦明出发勘验一起母子三人死亡案件的现场。秦明一行冒着大雪,在盘山公路上行进,到达现场天已经黑了下来。案发当地是土葬区,没有殡仪馆,更别提法医学尸体解剖室。为了保证在尸体新鲜的情况下完成伤情鉴定工作,秦明和同事们只能在现场开始尸检工作。当时山里的气温达到了零下十五度,秦明和同事们就蹲在河床旁边,对三具尸体进行了长达六七个小时的检验。尸体检验完成后,秦明的双腿基本没了知觉,在助手的帮助下才勉强站立起来。

  “不能因为臭,或者工作环境不理想,就导致对尸体检验不细致,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的臭味是白熏了,受的苦也白熬了。”这些年来,秦明帮助破获了很多疑难案件。

  2010年,郎溪县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在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交通事故的时候,秦明到达现场,经过对尸体检查和现场的勘查,最终确定这是一起精心伪装成交通事故的凶杀案件,并为破案找到了侦查方向。

  同年蒙城县发生一起灭门惨案,秦明第一次主持大要案的法医工作,他在师父的帮助下,顺利明确了案件性质,提取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DNA数据,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1年,安徽省某一村庄内,一对老夫妻被杀身亡,因为没有明显的嫌疑人,此案的侦破陷入僵局。秦明随同师父介入此案调查,经过对犯罪现场重建后确认,凶手在杀人前后,曾反复进出案发地。另外,秦明还发现,尸体上出现一种奇怪的损伤,凶手在死者死后,将死者的衣服撩起,用刀在死者背部划上了很多划痕。通过这一细节,秦明和师父判断死者应该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我们通过死者骨质上的刀刺伤,判断凶手握刀的手可能因为刀尖受阻、手向下滑落而受伤,有了这一点,我们自信可以在满是血迹的现场提取到死者的DNA。”就这样,通过DNA提取、检验,侦查人员抓获了凶手,是村内一名智力低下的人。

  没有亲身经历这些大大小小的案件,是写不出读者眼中的“真实”的。但秦明的“真实”,是“不涉密、不侵权”前提下的“真实”,秦明坦承,起初写案子的时候因为“毫无经验”也犯过错误,“连地名都是真实的,案情没有任何改编,跟记流水账似的”,后来他给自己定了“框框”:把几个案件交织重组,地名、人名全部用化名,防止对号入座;实事求是,不搞灵异,不哗众取宠,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普及法医科学知识。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秦明原来有很多业余爱好,自从开始写书,业余时间除了陪儿子,其他时间几乎都留给了作品更新和读者粉丝。去年因为常熬夜写作得了眼角膜溃疡,医生说有失明危险,这让秦明开始反思写作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秦明告诉《方圆》杂志记者,比起自己的法医职业,写作永远是他的业余爱好,不会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写书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法医,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法医队伍。可只要是工作时间,他是决不会分心考虑其他事情的。

  法医工作让他拥有和旁人不一样的心路历程,对秦明而言,这是他的财富。秦明告诉记者,每个法医都有一个过程:先是害怕,然后要学会面对惨状各异的尸体,然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慢慢会生出“生命太脆弱”之类的感叹,到最后,就是对犯罪分子的嫉恶如仇。“法医的最高境界,是对生死的淡然,有一种‘看破生死’的感觉。”秦明说。

  秦明坦言,他也曾有脆弱的时候。他遇到过一个案子,心里难受了很久:被害人是一个家境贫困的女孩子,靠着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利用实习期去打工挣钱,就在她还差500元就还完助学贷款的时候,被性侵杀害了,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秦明去尸检,心里难受得要命,“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孩子,马上就看见曙光了”。那段时间,秦明的QQ签名改成“此案不破,我如鱼刺卡喉,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破案后,秦明靠睡觉来抚平难宁的心绪,“第二天一早,再继续努力”。

  有很多的案子,都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罪行。经历了这么多,秦明看在眼里,觉得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缺乏宽容”,但他也说“人性的扭曲,是必然存在的一种事物”。

  秦明认为,无论谁犯下罪恶,想要撇清干净是不可能的,因为尸体永远不会说谎,而法医,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能听得懂尸体语言的人。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是对法医秦明最好的注解。秦明说,法医是一份只有执着热爱的人才能坚持下来的职业,虽然也有一些从事法医的工作人员因为法医工作的难度强度而改行,有一些人还会因此天天做噩梦,但对秦明来说,他不会后悔做了法医,而且他还会继续干下去。“破案过程中的抽丝剥茧,沉冤得雪后的成就感”都是支撑秦明走下去的原因,不仅如此,他还会继续写他的法医手记,更新他微博里的“法医每天”栏目,跟更多的人交流法医的工作点滴。

  有人曾问过他,不做法医的话,还想去做什么?秦明想了想,不做法医,难不成去做海盗?(毛亚楠)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