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白云山“涨价限客”与“补偿成本”值得商榷

2013年10月12日 15:0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重阳节,白云山临时票价维持往年水平:10元/人,较平常翻一番。市民对“涨价限客”说存在疑问:重阳节上山人数远超规划目标允许流量,为何照涨不误?白云山管理局解释称,采取临时票价是为补偿成本,且历年重阳节人流量处于合理范围。(详见本报报道)

  白云山重阳节涨价已是十多年的惯例。2001年广州市物价局批复的主要理由是控制上山游客人数、维护治安秩序和保护环境卫生及适当补偿人力、物力等费用开支。2010年出台的《白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9-2025)》规定白云山“可以根据旅游时段不同适当提高门票价格以控制客流”。由此,白云山重阳节“涨价限客”有依有据。

  管理方称,规划提到的白云山旅游容量控制目标应分为生态容量、心理容量、合理容量和极限容量,日容量5.3万人是生态(舒适)容量,而极限容量则为24.4万多人,规划建议控制在24万人以内。事实是,往年重阳登山人数均超过10万人,甚至超20万人,且这还仅是管理方单方公布的数字。请问:人数已逼近极限,用什么来证明这还是“涨价限客”的效果?按正常思维推算,有多少实在有意登山的市民会因涨价5元而放弃?

  另一方面,管理方称近几年白云山道路、平台都有所拓宽,管理人员增加,大大提升周转率而使日容量随之提高,人流量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既然如此,为何不提出修改规划而仍按旧框框来实施“涨价限客”?

  “涨价补偿成本”之说也十分牵强,甚至有种怪味。重阳节要投入人力、物力应对客流肯定是事实,但是,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公益性公园,难道一增加投入就该由市民另外掏钱埋单?按重阳期间几十万人登山粗略计,仅原价门票收入至少比日常已多收百万元以上,这还不够“补偿”?谁来核算收支情况并论证过只有涨价才能“补偿”支出?

  再说,景区修建改造小道、绿道、安全护栏等长久性基础设施,应该是公共财政和景区自身投入才是,凭什么还要游客拿钱来“补偿”?既然重阳节可以涨价,是不是中秋、国庆也要涨价?还可类比,如果白云山要控制重阳节人流量就用涨价之策,地铁节假日客流量大需要严阵以待是不是也要涨价?

  事实上,若果真要限客保护白云山环境兼维护安全秩序之需,在容量指标之内按“先到先入”原则控制人流就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办法。

  本来,5元钱不过“湿湿碎”,即便是我等不富裕的市民也大可不必计较。但是,核心问题不是涨多涨少,而是该不该涨,且借“临时票价”之名实际已绕过听取民意。因此,不仅“临时票价”完全应取消,还有必要讨论白云山免费开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完全回归其公益性。众多公园已免费,市民赞誉有加,白云山还有什么理由成为“堡垒”?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