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日报:问诊中国式养老困局

2013年10月14日 11:36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公布实施后的首个法定老年节。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公立养老机构“十年等一床”、民办养老机构价格高居不下,养老护理“多收老人多亏本”、医养长期“脱节”,养老金“多轨制”多年难并、异地医保进展缓慢,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着重重养老困局。

  收费便宜的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价格高昂,近年来,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在“夹心层”家庭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不少条件较好、收费便宜的公立养老院需要“十年等一床”;另一方面,民营养老院提供服务的价格高居不下,与其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地位分不开关系。

  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而目前我国各级养老机构的床位仅有410多万个。近2亿老龄人口“抢”400万张床位,平均近50个老人才能“摊”到一个床位。

  对“夹心层”家庭来说,进入公立养老院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北京市首屈一指的第一社会福利院有养老床位1100张,只向拥有北京市户籍的老人开放,而排队等待入院人数超过1万人。

  业内人士说,尽管目前不少民办养老院走商业化路线,有意标高价格以盈利,但更多的民营养老院提供服务的价格高居不下,与其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地位密切相关。

  上海老年学会理事周海旺表示,国务院日前已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还需加快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各项措施,保障政策执行到位,在用地、税收、补贴政策等方面扶持民办养老院。“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地区,应制定强制性的土地规划,为各类养老机构建设预先留出土地。”

  “医养结合”待起步

  在中国的多个一线城市,养老护理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一部分。然而,机构运营“多收一个老人多亏一份”、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工收入远低于保姆等现状,都使得养老护理机构难以承担“后医院护理”的职责。

  上海闵行区“绿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两年来,仍未摆脱亏本状态。负责人李侠说:“中心收了20多名老人,每名老人每月收取360元,共计8000多元,但餐饮、护理、接送等运营成本是每月16000多元。”

  上海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创办人杨磊说,在成本倒挂外,目前养老护理机构还存在护工收入过低、人才流失严重,培训机构难寻、护工水平提升困难等困境。随着老龄化形势加剧、养老护理质量的提升,老人护理费用的上升是必然趋势,政府应当加大投入,鼓励专业康复机构进驻养老院,打通“医养结合”,保障老年人权益。

  养老保险“并轨”难

  养老金“多轨制”多年难并,异地医保至今多停留在省内和城市间级别,本应给老人“托底”的养老保险不保险,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了难题。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中显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差别较大,在某市被访者中,同一月份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仅为200元,最高为1万元,相差49倍。

  专家表示,解决“养老金多轨”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不仅考虑退休养老制度本身,还要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相互配套。

  让不少老人忧心的还有异地医保结算瓶颈。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各地在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标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不少省份已经实现省内异地医保结算,但跨省则多停留在城市间互相签订协议。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