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打工者“柜族”生活:栖身集装箱 日租金6元

2013年10月16日 18: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厦门10月16日电 题:探访厦门工地建筑工人“柜族”生活

  中新社记者 陈悦

  16日中午,在厦门海沧湖边一片别墅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陆续结束了工作,走回一街之隔的宿舍区进餐和午休。他们的宿舍区很特别,不是租赁的民房,也不是临时搭盖的活动房,而是用一个个集装箱改建的日租6元人民币柜式房。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围绕着这片颇为豪华的别墅的商品房建筑群,大约有几十栋“集装箱宿舍”,每栋分上下两层,由七八间左右的集装箱拼装而成,每个占地十八平方米的集装箱就是一间宿舍,每栋宿舍还附有简易的公共厨房和厕所。

  走进其中的一间宿舍,可以看见其中分两排靠墙摆了五张双层床,两排床之间留下可供两人并肩站立的通道。集装箱前后两侧都有窗户,宿舍还算亮堂。虽有十个床位,这间宿舍只住了来自四川的小王(化名)和他的六位工友。

  “90后”的小王是半年前刚从四川老家孤身一人来厦门打工的,在工地上当电焊工,“收入还可以”。集装箱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的他住的第一个工作宿舍。小王觉得这集装箱房间“住得还可以”,“通风”,“还装了空调”,刚过去的夏天“不会觉得太热”。

  “就是有些无聊”,小王说。他们在宿舍里的家当只有每个铺位上的铺盖和床前的电热水棒,唯一的现代化设备只有挂在墙上的空调。小王说,也有不少工友买了电脑,如果愿意,还可以买台二手旧电视接上“电视锅”看,但他们宿舍的工友都是年轻的单身汉,平时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玩玩手机。

  记者看到,在他们宿舍门口,有很多啤酒的空易拉罐和空酒瓶。在一位工人的床上,丢着好几包厦门产的“红七匹狼”,这种烟售价不便宜,一包也要十几元人民币。

  在小王宿舍的隔壁,一家人已经开始对着一台14英寸的旧黑白电视吃午饭了。住在这间“集装箱”里的,有爷爷,一对夫妇和他们四岁左右的小女儿。相比隔壁的单身汉宿舍,这间集装箱就显得整齐干净了许多。一道布帘将房间分成两部分,为这对夫妇留下了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曾有多处打工经历的爷爷告诉记者,自己来工地两个多月了,和租赁民房相比,这里“也没多大区别”,“离工地近些,比较方便”。

  “这种房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一天一间只要6元钱”,一位在这个工程中负责一部分智能设备工程的包工头告诉记者。按照建筑公司的规定,房间的租金是由他这样的班组负责人承担的,和周边村庄租赁民房单间一月五六百块的房租相比,“这能省下不少钱”。

  这位包工头和他的妻子与手下的工人一样,也是过着“柜族”生活,唯一的“特权”是他们一家能独住一个单间。

  一位集装箱房的业者也向记者表示,除了便宜,集装箱房修建比较方便,“一天就能搭起来,要撤走也很快”,而一般的活动房则要多花不少时间。这位业者说,现在除了建筑工地,在厦门灌口等地的工厂区,也有不少工厂主定制此类集装箱宿舍,提供给工人居住。

  这位业者还说,他租出去了不少集装箱房,没有出过问题,“绝对安全”。记者看到,这些集装箱房间之间,都还留有一指宽以上的缝隙;而每栋集装箱宿舍的楼梯和二楼走道,也都是临时简易搭建的;还有一些电线横拉在每间宿舍的门前。能否做到业者所言的“绝对安全”,恐怕还需要检验。(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