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谁在纵容泄露个人信息?

2013年10月24日 16:1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圆通快递被曝光百万客户信息遭实时兜售后,相关网站“单号淘”虽已无法打开,但网上却又出现有相同功能的“单号7”及“有单啦”网站,并依然大肆售卖圆通顾客的个人信息,有记者暗访时,仅花1.6元就买到两条个人信息。而圆通方面目前则依然无法确定“内鬼”,只能向警方报案。

  近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此起彼伏”,如家等便捷酒店、东航、南航客户先后躺着中枪,让公众有如“裸奔”。如果花1.6元买信息的不是记者而是电话诈骗犯、入室行窃犯,又该如何是好?

  目前职能部门仅是在依据《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在处理相关企业,这远远不够。企业严格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消费者的合理预期,否则社会就有可能付出高得难以想象的代价。让企业承担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主要责任,是市场发达国家通行多年的规则。中国社科院也早已在2009年的“法治蓝皮书”中就已明确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迫切性。之所以迟迟没立法,恐怕只能以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立法阻力来解释。

  央视近日披露,超过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实都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自己发送的。对类似这样的央企国企还有他们的婆婆来说,任何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都可能意味着损失巨大的既得利益。所以推动个人信息法规的立法,应该强化立法透明度,让婆婆们在公开场合、在镜头前发表立法意见。这样,“权为民所用”才能体现到实处。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