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解析“京七条”:抑制房价限价房须足量供应

2013年10月25日 13:33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23日,北京出台了两条密切相关但各有侧重的调控政策。北京也成为继深圳之后,10月份以来出台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第二个城市。业内普遍认为,两地出台地方调控政策皆因实现年内调控目标存在压力。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北京两万套低于市场价格30%的自住商品房政策对市场影响更为直接,但这一政策能否抑制房价快速上涨,还是得看这种“七折限价房能否足量供应”。

  原因>> 北京房价涨太多,调控目标恐落空

  无论是“京七条”、《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还是“深八条”,业内普遍认为,这种地方政策出台最主要的背景,还是房价同比上涨幅度太大,“地方政府为实现一季度发布的调控目标而做的最后努力”。

  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和深圳9月份房价同比上涨幅度分别达20.6%和20.1%。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称,“距年底只剩两个月,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年内实现既定调控目标都有很大难度”。

  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和广州也面临同样问题,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日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从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来看,房价涨幅超出年度调控目标已成定局。”

  预测>> 担心被问责,沪穗或将跟风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继深圳、北京后,同样面临目标压力的上海和广州极有可能跟风出台地方调控政策。

  按照今年3月国务院有关通知,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有关负责人要进行约谈和问责。

  10月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接受采访时称:“国务院文件第一条提到稳定房价目标责任制,执不执行?这些问题应该给老百姓一个说法。”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问责要看怎么问法,光检讨不能解决问题。问责不仅是问房价调控目标完不成,也要问房价背后的问题,找出原因下一步才有可能完成目标。”

  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在约谈和问责的压力下,上海、广州以及杭州、南京等也同样有出台地方政策的需求,前两个城市更为迫切。

  A 低30%,北京买房能省50万

  “深八条”在业内被认为重点是拟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而北京在重复和强调既有政策“京七条”外,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北京市今后将加快发展自住型商品住房,通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供地,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均价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低30%左右,年底前将完成2万套供应,预计明年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将占全部新增供应的50%以上。

  30%大约是多少?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24日对记者称,目前已经供应的低价自住房用地在五环六环附近,北京这个区域目前房价在两万元到三万元之间,按照这个价格,张大伟估计,“低30%左右能为购房者节省50万元购房款”。

  B 限价房出笼,“夹心层”最受益

  对于北京限价自住房政策,张大伟和李铁岗持认可态度。

  张大伟认为,以前居住供给是二元结构,一端是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供给;另一端是普通商品房,由市场供给。

  而大体量低于周边市场价格30%自住房政策,则是介于以上两种供应结构之间,对象是既享受不到保障住房政策,又无力承担高企市场房价“夹心层”的购房者。

  “京七条”是否放空炮  关键看这三条

  供应量 明年能达到5万套?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2012年北京市商品住房签约23万套,其中新房成交9.4万套。张大伟称,2013年底两万套低于市场价30%的自住商品房能占到市场成交30%左右,到明年供应量达5万套后能占新增供应量50%,若达到这个供应量,对平抑房价作用将十分明显。

  公共资源配套 会否打折扣?

  限价房的位置怎么样,交通、气、水、电、暖、教育等这些公共设施配套与否,都会影响政策效果。

  张大伟认为,如果像以往保障房的做法,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地方政府 能否下决心“割肉”?

  因为这种政策是以牺牲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为代价,张大伟认为,“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的话,需要下决心”。基于此,这种明确打七折的政策能否为更多城市所效仿,目前还不好说。(记者 张璐)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