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尿毒症小伙卖唱筹钱就医 想用歌声驱散病魔(图)

2013年10月28日 16:08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杭州媒体报道苏扬扬的故事

○苏扬扬在街头唱歌

  26岁的蚌埠小伙苏扬扬在上海打工时,被查出身患尿毒症,为了延续生命,他用在杭州卖唱的钱去做透析,浙医医护人员和当地媒体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两个月前,苏扬扬从街头“失踪”。本报记者积极寻找,今天上午,一度失去联系的苏扬扬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他说:“我想继续用歌声延续我的生命。”

  破碎的家庭连遭不幸

  今年26岁的苏扬扬是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人,中专毕业,10岁时,由于父母经常吵架,两人离婚后母亲再也没有回来过。3年前,苏扬扬的父亲骑三轮车时,突遇车祸,命虽保住了,但从此落下了一身疾病——右眼失明,失去说话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没人照顾,父亲只能寄居在苏扬扬姑姑家里生活。去年5月,在上海一家餐馆打工的苏扬扬,在工作中突然晕倒,送医后被查出双肾衰竭,他患上了尿毒症!

  由于在上海,苏扬扬并没有办理医保,也没什么积蓄,每次透析需要的420元钱也拿不出来。上海的医院为其免费做了5次透析后,苏扬扬回到了怀远县老家。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筹钱

  苏扬扬并没有放弃,他渴望活着,这种活着的信念支撑着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攒治病的钱。

  苏扬扬想起自己还会唱歌,他在上学时,还开过小型演唱会。去年5月27日,他回到杭州报名参加“中国梦想秀”海选节目。他希望通过海选,引起大家的关注,最好能开一场演唱会,筹集看病的钱,但却惨遭淘汰。杭州举目无亲,苏扬扬只能流落街头。由于多日没有做透析,他全身浮肿,昏倒在街头,被好心人送到医院。医院见其可怜,免费为他做了一次透析。

  身体好转后,苏扬扬买了一个音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前开始卖唱,他不想去乞讨。那段日子,他白天去卖唱,晚上则睡在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里。有时苏扬扬一天可以有200多元的收入,差的时候也有50元左右。每积攒到420元时,他便去医院做一次透析。

  但卖唱并不顺利。先是苏扬扬的音箱、钱包、身份证被偷,后来遇到台风,那段时间一直下雨,好几个星期,他都无法出门。没钱做透析,身体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去医院寻求帮助。

  医护人员被他的执着感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简称浙医)肾脏病中心的医生了解到苏扬扬的特殊状况后,苏扬扬自立和不放弃的精神让大家感动。最终医院为他募捐了近2万元,加上好心人的捐款,为他筹集了半年的透析费。

  今年7月,在浙医医护人员陪同下,苏扬扬在老家办理了医保,透析费用大部分得到了报销。对于苏扬扬这样年轻的患者来说,透析并不是长久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换肾,但是父亲的肾并不匹配,换肾和后续的医药费高达数十万元,苏扬扬只能继续等待。

  当地媒体报道后,苏扬扬还得到了杭州市民的广泛关注。上周二,记者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记者顺着浙医附近的庆春路、马市街、清吟街寻找,却不见苏扬扬的踪迹。在马市街上,一名店主告诉记者,那个卖唱的男孩,平时就住在医院附近的过街地下通道里,从9月份开始,就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在肾病中心,医护人员向记者提供了苏扬扬的手机号码,但记者按照这个号码拨打过去,这个号码却早已换了机主。

  医生眼中他是个乐观孩子

  记者联系到了苏扬扬的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病中心的蒋华医生。蒋华觉得,像苏扬扬这样生长在特殊环境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保护。

  蒋华说,苏扬扬是个很乐观的孩子,对音乐情有独钟,在医院治疗的时候,他经常和我谈起他的音乐,每次说的时候都很陶醉,他说要用歌声来驱走病魔。“我还算是了解小苏的性格,有时候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有点小情绪,显得比较执拗,但只要和他好好地沟通,他还是非常讲道理的。”蒋华说,每次给苏扬扬一些建议,他很愿意采纳,并且刚离开医院的时候,苏扬扬还常常打电话,听听他的建议。“要多关怀他,他真的很希望得到照顾。”

  继续卖唱坚持治疗

  今天上午,苏扬扬与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原来,他离开杭州后,为了省钱,在老家做了半年的透析,他觉得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上周三,又返回杭州,开始四处租房子,但是房东听说他患有尿毒症,就不再愿意租房子给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过道椅子上找寻空位过夜。白天,他一直在医院外的街头卖唱,晚上七八点钟回医院。

  苏扬扬告诉记者,在杭州透析的费用只能明年底回老家去报销,每次透析费用是420元,从现在到明年底,一共需要68000余元。“这笔钱,光靠我肯定很难筹集。但明年底就能拿到报销款,就不用为钱发愁了。”(沈博静 本报记者 周洪 李磊)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