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口8成养猪场扎堆禁养区 影响群众污染水质(图)

2013年10月29日 11:35 来源:南海网 参与互动(0)

江军苑旁的养猪场 记者王小畅摄

  为市民餐桌提供肉食的动物们,正经历着一场已接近尾声的大迁徙。它们的主人,那些养殖场的老板们,不得不把它们的住所拆掉,为它们寻找新的安身之所。原因是它们呆在了错误的地方——禁养区。

  这是一项伤筋动骨的工程。据海口市环保局统计,901家海口畜禽养殖场(小区)中,有750家在禁养区内。这些养殖场是海口市面源污染的罪魁祸首。然而,这些养殖场中,不少养殖场在建设之初并未受到严厉的惩治,有的甚至还领到补助。

  前期环保缺位,导致后期政府和养殖户吞咽苦果。

  今年7月30日,海口市政府印发《海口市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工作原则,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还了旧账,真能“不欠新账”了吗?这有待时间的考验。

苍东村某猪场的排污口,恶臭的污水被排入处理池。

  养殖场扎堆禁养区 群众受影响水质遭污染

  海口市博雅路江军苑小区居民正忍受着隔壁一个养猪场的臭气“熏天”。一位王姓女士把记者带到该小区一栋楼的楼顶,指着与大楼一路之隔的养猪场说,“碰到天气热,阳台的门窗基本不敢开。衣服晒到阳台都会带上猪粪味。”

  这个养猪场处于四面小区的包围之中。附近居民不明白,为什么人口这么密集的住宅区会有养猪场。

  简陋的猪棚里,养有20多头猪。“我养猪不臭的。”猪场主人吴先生说,他雇人将猪粪拉走扔掉,粪水则直接排到一旁的水沟,流到南渡江。他并不知道,污水中高浓度的氮、磷未经处理直排,会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污染。

  海口的河道和湖泊深受危害。水浮莲疯长,水质变差。环保部门称,沿河道分散而建的部分养殖场,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中,是造成海口市地表水体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2007年11月,海口市出台《海口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区域划分》,设置了禁养区。禁养区划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区、城镇建成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等。

  但海口市环保局的统计令人惊讶:海口市有畜禽养殖场(小区)901家,其中禁养区内750家。而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是造成全市面源污染源的罪魁祸首。

  作为美舍河上游水源地之一的沙坡水库,至今仍被大片水浮莲覆盖。虽是禁养区,“以前有几十家养猪场。”在附近种地的村民吴女士说。

  这些养猪场排放的污水,是造成沙坡水库被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环保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取缔了沙坡水库周边很多小型养猪场。

  有的“菜篮子”工程投产数年才处理污水

  在沙坡水库附近,占地50亩、存栏量7200头的苍隆猪场至今仍未搬走。记者来到猪场附近,就闻到一股恶臭,令人作呕。虽然养猪场建有废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排入管网,但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排出的水仍为深绿色。碰到大雨,污水溢到排沟,仍会流入沙坡水库。该猪场的管理者姚小军说,养猪场已准备搬迁,目前仍在寻找新址。

  姚小军介绍,苍隆猪场建于1998年,建设时被列入市政府的“菜篮子”工程。

  但是,这个“菜篮子”,在运行近4年之后,才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

  “2002年建的,”姚小军说,在那之前,养殖场的污水经简单沉淀便排出去。“以前的养殖场几乎都那样,很多都是这几年才建沼气池的。”

  当年苍隆猪场投资200万元兴建的污水治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工程,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被赞为“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赢”的典范。

  像苍隆猪场那样,在“菜篮子”工程等赞誉声中建起来的养殖场还很多。它们最终的下场多数被勒令拆除或搬迁。

  以演丰东河流域的养猪场为例。海口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993年,海口开始以罗牛山地区为基础建设海口市的“菜篮子”工程,1996至2003年,罗牛山三万头猪场、赣丰猪场、罗幸猪场和罗牛山海南省种猪场等9家规模化养猪场陆续投入经营。9家规模化养猪场存栏量为61500头。虽然演丰东河流域未被划为禁养区,但由于给环境造成污染,今年8月份,市政府决定对这9家排放不达标、不合格的猪场实施一票否决,按环保要求全部关停。

  海口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以前海口市畜禽养殖企业的无序发展是因为缺乏合理的养殖规划,而政府为建设“菜篮子”工程,对各种污染治理设施没有配套到位的企业就办理审批。“所以,导致了目前的畜禽养殖污染。”该负责人说,在开展养殖环境整治时,部分企业不理解、不配合,认为当前国家大力支持饲养肉猪,农业部门还有补助,而环保部门却来“找事”,使调查和整治过程遇到一定的阻力。

  还环保债代价不小 环保缺位后期难治理

  据环保局统计,经过几年的整治,截至目前,禁养区内的750家畜禽养殖场,已拆除或搬迁746家,剩余的苍隆猪场等4家,也在协调中。

  力度空前的整治行为背后,养殖户和有关部门都有苦水要吐。

  10月15日,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媒体发布《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环保整改情况的公告》称,目前,该公司正与政府相关部门就相关猪场的综合治理方案做多轮沟通和进一步细化,尚无法估计关停、整改、搬迁对公司的影响。

  苍隆猪场是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养猪场。“搬走的话经济上肯定会有损失,新的养殖场所也不好找。”猪场管理者姚小军说,花几百万建一个猪场,如果只养十来年,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不划算的。

  关于在这项整治中,养殖户损失了多少钱,政府部门投入了多少人力财力,环保部门未给出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还环保债,代价不小。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禁养区。但该区域长期存在30多个咸水鸭养殖场。养殖场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红树林造成巨大的伤害。2010年,海口市政府、美兰区政府以及东寨港管理局分别发出通告,在禁养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关闭并拆迁。但养殖户不愿搬走。为了保护红树林,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4个规模较大的养鸭场告到海口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经过一番波折,直到今年,养鸭场才搬离。为此,政府还对配合者给予了一次性搬迁补偿或退养补偿费用。

  海口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坦言,环保部门行政执法手段有限,对企业起不到震慑作用。

  落实“三同时”制度环保先行 避免建了又拆

  整治工作近尾声,新的考验在眼前。2001年3月,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提出了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以确保养殖环境达标的“三同时”要求。

  “由于业主环保意识淡薄,往往置环保法律法规于不顾。”海口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称。“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让环保部门后期整治工作变得被动。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变。

  7月30日,海口市政府印发《海口市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今后,环保局将联合农业部门加强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管理,对未批先建的畜禽养殖企业坚决予以查处。”海口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将环保前置考虑,环保先行,不单是政府的事情,养殖户也必须从这次环保整治中吸取教训。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环境科学系副主任王旭建议,养殖场有它的特殊性,养殖户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有前瞻性,结合政府长期的规划以及功能区域的分布,要与规划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同时,必须从严、高质量建设各项环保设施。 (《南国都市报》杨金运 王小畅)

执法人员在湖山水库现场查扣养鸭点 记者王渝摄

【编辑:张培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