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日报:百姓“喘不过气”与市长“抬不起头”

2013年11月05日 13:5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河北省一位市委书记坦言,扭亏过经营困难的企业,处理过数不清的急事难事,这次为治理大气污染犯了难。一位市长则在大会上痛心疾首:“大气污染就像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抬不起头。”

  市长自叹“抬不起头”,原因有二:一是,雾霾频袭,群众“喘不过气”,便会指责市长失职;二是,治理雾霾,上级部门有考核指标,但治理难度大,市长缺乏足够的信心。

  治理环境污染的难度恐怕远远超

  乎一些官员的想象——

  雾霾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污染排放的长期累积效应,治理非一日之功。防治大气污染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改变的,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英国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耗资20亿英镑,才将泰晤士河变成洁净的城市水道;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经过近70年的治理,才使南加州地区空气质量好转。我国的地方官员任职期限有限,短期内立竿见影治理好雾霾,这不现实。

  地方治理大气污染与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等显绩,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表面上看,扬尘、汽车尾气和燃煤等,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深入

  思考,却是地方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问题。这势必要向落后产能开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要瘦身甚至淘汰。而这些产业或企业,往往是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等的支撑,是纳税大户。在数字出政绩的年代,向这些企业动刀,无疑是向地方官员自 己动刀。

  治理PM2.5,不仅会减少地方税收与财政收入,而且还要投入大把资金。时下,很多地方债务繁重,财政税收捉襟见肘。这就如有官员所抱怨的,“环保是一个花钱的产业,连肚皮都没照顾好,哪还有多余的钱搞环保?”话虽糙,但也是实话实说。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是决定治理雾霾成败的关键。

  面对大气污染,一些官员会犯

  难,甚至“抬不起头”。但是,相对于百姓在雾霾中“喘不过气”,官员“抬不起头”算得了什么?治理雾霾,官员头顶千斤万斤压力。可官员舒服,百姓就不会舒服;当官员“抬不起头”,百姓才有可能告别“喘不过气”。治理大气污染,注定是一场需要狠劲的攻坚战,也是一场需要韧劲的持久战。对此,各级官员更需要一种壮士断腕的气魄,情系百姓的情怀,矢志不渝整治雾霾。

  在雾霾面前,谁也无法置之度外,独善其身。欣喜的是,为唤回蓝天,从中央到地方,都祭出了雷霆手段。虽然没有硝烟,但是一场严峻的呼吸保卫战已经打响。从重重雾霾中,这让公众看到了缕缕阳光,希望我们能早一天头顶一片湛蓝的晴空。(惠铭生)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