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里媳妇为照顾瘫痪丈夫 回到农村当“猪倌”(图)

2013年11月07日 13:34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城里媳妇为照顾瘫痪丈夫回到农村当“猪倌”(图)
马存珍担心这些猪仔的销路
每天坚持给丈夫做全身按摩
今年7月,CT诊断马存珍为脑梗塞急性期

  五塘镇赖村坡一处低矮的水泥砖平房里,瘫痪的朱元德静静地斜靠在护理床上,妻子马存珍熟练地给丈夫抹上剃须膏,一下一下刮去他的胡子……5年了,原本在南宁市五里亭做大蒜生意的马存珍,放弃了城市的生活,毅然带上丈夫到农村养猪,在赚钱治病的同时,时刻看护丈夫。

  乐观的背后是坚持

  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马存珍在五塘镇赖村坡临时搭建的家,这个“家”与养猪场连在一起。说是“临时”是因为这地方是租来的。“家”则是3间平房,褪色陈旧的椅子、饭桌、衣柜,外加一台24英寸布满灰尘的电视机。

  马存珍,土生土长的南宁人,家在五里亭新一街。她今年51岁,和出生在湖南,后在南宁当兵、生活的丈夫同年。过了半百年龄,本该是享受儿孙福的时候,但是5年前朱元德发生一场车祸,整个家庭的生活变了样。朱元德只记得是2008年,去衡阳路一小巷找朋友谈大蒜生意时,被一辆从后面驶来的车子撞倒,醒来时已是10多天之后。经过医生的抢救,命是保住了,肇事车没找着,却落下了脊髓神经损坏半身不遂。

  为了给丈夫治病,马存珍变卖了大蒜的囤货,20多万元花光,还借了兄弟姐妹的钱。

  不过, “祸兮福之所倚”就是丈夫的健在。马存珍的观念,钱可以再赚,病一定要治。为此,她也是这么乐观、坚持下来。

  奇迹的发生靠韧性

  为了给瘫痪的丈夫赚钱治疗,马存珍放弃了城市的生活,到山旮旯办猪场,期盼有一天丈夫能重新站起,这种韧性,使得生活的意义变得不一样。

  当初,马存珍建猪场、养猪都是现学现卖。那时,听五塘镇的朋友介绍,亲戚有块地适合做猪场。马存珍也执著,既然要干就要懂养猪的技术,她“贸然”去找广西畜牧研究所养猪研究室副主任、试验猪场场长潘天彪寻求指导。潘天彪回忆说,当时马存珍来找他,得知她家里的情况,潘天彪很感慨,懂得这个女人不容易,他二话不说,全力给予支持。

  马存珍四处筹钱,借来了七八万元钱,潘天彪和同事事无巨细,从猪场猪栏的规划、建造、种猪的引种、饲料研制,再到疾病的防控,他都给予了全力支持指导。

  马存珍清楚地记得,当初对方“计划外”给了30头种猪,她可视为“宝贝”,除了学习专家教授的技术外,她还从电视上、买来的书籍上学习。不过,书本的知识毕竟是纸上谈兵,在母猪发情时要配种,由于经验不足,她还摆了一个乌龙——让母猪和公猪同栏一天时间配种。次日,马存珍发现,他的公猪“生病”了,躺在地上起不来。马存珍赶紧打电话给潘天彪询问,对方告诉她,只需要让母猪和公猪同栏20分钟左右。

  困境的背后获重生

  马存珍身体也不好,在朱元德瘫痪后,她自己得过中风,说话不清楚,嘴巴歪斜,但她奇迹般地好了起来。马存珍中风期间,对朱元德的照顾完全落在了马存珍的姐姐、亲戚身上。

  也许是心有所系,马存珍还是挺了过来。

  由于自己出现过奇迹,所以马存珍对丈夫的病很乐观,也期待有一天奇迹再降临,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她说,她办猪场一有钱就要给丈夫治病,要早医治。如今猪场已小有规模,也出栏了几批猪。现存栏有400多头猪,由于市场原因,猪的销售是个难题。

  为销售问题,马存珍想起来五里亭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想在五里亭要个猪肉销售摊点,专搞批发。她打电话给了曾经在五里亭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莫乃华。不过,莫乃华已到南宁市工商局工作。莫乃华知道朱元德、马存珍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后,多次到他们的养猪场了解情况,现在也在出主意看如何才能打开销路。

  幸福的源头是关爱

  丈夫朱元德斜靠累了,要睡下来,马存珍捣鼓着护理床让朱元德舒服地躺下。这事刚弄完,她又去查看了猪的情况,之后带着记者去另外一个山坡查看地形,她想开辟第二个猪场,再养1000头猪。

  朱元德絮叨着,“是自己耗了马存珍”。朱元德因为自己的遭遇,曾一度看不开,产生过轻生的念头,这可吓坏了马存珍。说着说着,朱元德眼眶就红了,马存珍看到了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不再哭了”。

  不争的事实是,马存珍一天确实很辛苦,因为要保持丈夫的肌肉不至于萎缩,她一天给丈夫按摩就要两三个小时,时隔一两个小时就要给丈夫调整坐姿或是躺姿。空闲下来就是打理猪场,喂猪食、搞卫生等。“搞猪场一天,衣服都脏兮兮的。”不过,在丈夫朱元德的眼中,妻子马存珍却是“最美养猪妻子”。

  马存珍说,建猪场得到亲戚们的帮助,一砖一瓦都是他们亲手砌起来的。

  马存珍和丈夫的事情,五里亭的工友知道后,被他们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感动了,自发组织了捐款。不过,马存珍说,虽然现在他们有点困难,但还有“底子”,自己也能干活。“不希望搞捐款什么的,养的猪能有好的销路就行。”

  “女儿不在身边,在岑溪的一个小学支教,还成家了。”马存珍说,女儿有自己的生活了每个月都寄生活费过来,给爸爸寄治病的药物,女儿过得幸福,她就感到很满足。(记者 高宇峰/文 程勇可/图)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