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最重要的自信缘于自身的力量

2013年11月08日 10: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插图/蓝鸟

  “记者要自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对记者的正当要求,而非今年记者节必须重申的特别要求。在今年的记者节,记者尤其需要树立和强化对自身权利、专业属性与职业力量的信心,真正对事实负责,惟真相是求,自信坚定地走下去,一时之“愁云惨雾”何足道哉。”

  记者的三个自信

  有人用“愁云惨雾”来形容今年记者节的气氛,虽然不乏夸张的意味,却也透出几分悲凉气息。中国有三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教师过教师节,护士过护士节,教师、护士们都舒展笑颜,备受褒扬祝福,记者过记者节,也应该像教师、护士那样喜庆才对。

  往年的记者节,与今年确有不同。记得2007年第八个记者节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致全国新闻记者的慰问信》,肯定“新闻记者是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是充满艰辛而又受人尊重的一种崇高的职业”,同时下发《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强调“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2008年第九个记者节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新闻机构及其派出的采编人员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采编人员合法的采访活动”。充分保障包括采访报道在内的各项合法权益,是对新闻记者最好的慰问,是送给记者节最好的礼物。

  记者怎样过记者节,过节该有怎样的心情,固然受社会环境及某些具体情况的影响,但首先取决于记者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对记者职业的认知与自信。记者一向被称为“无冕之王”,尽管“无冕”,但“王”的地位不是虚的。在中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是比喻的说法,却是对媒体地位和记者职业的精确定位。前引新闻出版总署通知明确“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对媒体地位和记者职业进一步作出了保障性肯定。其中,针对某些权力部门或个人虽难以干扰、阻挠记者采访,却总能成功干扰、阻挠媒体报道,首次提出媒体依法享有“发表权”,这对保障记者的报道权和媒体的监督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宣示意义。新闻媒体和记者享有的这五项权利,对应着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媒体和记者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宪法赋予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扰、阻挠,并且,最终任何组织或个人也是干扰、阻挠不了的。

  其次,记者对自身职业的专业属性应有基本的自信。网络勃兴以来,新媒体、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传统媒体在采集、整合、发布信息方面具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和自媒体短期内无法企及和赶超。除了在内容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随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格局转型,传统媒体也可以逐渐建立自己的渠道优势,如果把这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前景未可限量。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客观公正,无私无畏,以具有专业规范和专业水准的手段采访报道,拿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这些素养品质是新闻媒体得以立足和发展的专业基础,构成了媒体至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对有权威、有公信的新闻媒体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高度专业的记者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断无被边缘化或下岗失业之忧。

  记者最重要的自信缘于自身的力量。有的记者在采访中被粗暴干扰,甚至受到暴力殴打,这是坏事也是“好事”,这正说明记者的采访报道是有力量的,你越是有力量,人家才越怕你,才要想方设法干扰你、阻挠你,甚至以最阴损卑劣的手段打压你。你选择了记者职业,也就选择了被干扰、被阻挠、被打压的风险,这在其他媒体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反之,如果记者只会吹喇叭抬轿子,或满足于牟取蝇头小利,没有一点儿锋芒和杀伤力,那么谁也不会怕你,也不会有人“打”你,你倒是绝对“安全”了,同时也形同废人了,有意思吗?

  记者要自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对记者的正当要求,而非今年记者节必须重申的特别要求。在今年的记者节,记者尤其需要树立和强化对自身权利、专业属性与职业力量的信心,真正对事实负责,惟真相是求,自信坚定地走下去,一时之“愁云惨雾”何足道哉。

  文/周之地(媒体编辑)

  要做不说谎的记者

  记者节又到了,说什么呢?说说“不说谎”吧。这是每个人打小从长辈那里得到的最初教诲之一,也是不言而喻的做人底线。这样简单的常识为什么要对记者说呢?因为一些传媒记者常说谎,例如明明是记者,在采访时却冒充其他身份,似乎只要为了抓到新闻,记者就可以说谎。记者是普通社会职业,没有特权,你的专业技术就在于在人家不配合或情况不明之时,能够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方法采访到真事实情。如果靠说谎、假冒身份来获得新闻,谁不会做?还要记者做什么?当然,新闻职业道德不像法律法规那样是刚性的,它有一定的弹性,在涉及人民重大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批准程序,记者可以暗访,但这种情形是偶然的,不能作为常规运用。

  记者说谎当然不止假冒身份一种,更多的情形在于记者不得不游走于权力与资本之间,上有权力压力,下有资本诱惑,坚持不说谎很难,这需要把持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至于拿人家钱说谎或封口不说,这种情形在新闻传播界不少见。在这方面,记者要谨记一条新闻职业规范:不要卷入双方的权钱争议中,一定要站在第三者角度报道。即使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角度看,也要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客观报道事实,不要站到某一方。否则,你不想说谎也得说谎,因为权力和资本有的是办法叫记者就范。

  当然,媒体和记者总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且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立场,那遇到与自己观点立场相左的事实怎么办?恩格斯曾经写过100多篇关于匈牙利起义的报道,他支持匈牙利人的起义,但他的第一篇报道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一开始,我们就坚定地站在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一边。但是,我们决不允许自己的倾向性影响我们对马扎尔人报道的判断。”显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立场与进行新闻报道不能混为一谈,职业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之一便是尊重事实,哪怕这个事实是令人不愉快的,也有责任向公众报告。然而我们的一些记者,只根据自己的希望来报道,于是不可避免地跟着人家说谎。例如你喜欢某国领导人,看到报道说他当选全球最性感男子,英俊无敌,圆圆的脸庞,有孩子般迷人的魅力,而且体格强健,是每个女性梦寐以求的男人等等,于是忘乎所以,赶紧转发,还主动配发55张这位领导人的照片,结果此事成为全球的笑柄,因为人家发表的是愚人新闻。老美出了斯诺登事件,我们窃喜可以;看到外边说有一对老美夫妇用谷歌搜索“高压锅”、“背包”遭反恐部队搜查的新闻,高兴得忘乎所以,连忙发表,并配发图片,结果很快被揭露是假新闻,而且图片也是假的。显然,不遵循客观报道的原则,以主观统领事实,跟着别人说谎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故意说谎,没什么道理好讲,已经连做人的标准都不够了。例如一则关于空军演习的电视新闻中,竟然使用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镜头。还有,说谎了、被揭露了,按照新闻职业规范,应该更正和向受众道歉吧?然而至今绝大多数已发布的谎言,悄悄删掉或永远不提了事,极少有传媒大声说一句:我错了!有说谎的本事却没有认错的勇气,这不是个别问题,值得整个行业反思。

  借过节这个机会唠叨“不说谎”,实在是为我们的记者好。新闻是自由的,但自由要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以自律求自由,这是到哪儿都要讲求的职业生存原则。在权力与资本横行的年代里,若记者再没点自律,非得靠法律来钳制,这是最坏的选择。道德是文明的曙光,而法律仅是文明的落日。

  文/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新闻的力量

  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业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正逐渐从报刊、广播电视转移至互联网,微博等“自媒体”的影响正在扩大。长期积累成的权威性,是职业化媒体的最大优势,也是其生命线。权威性是读者、听众、观众信任的基础,而权威性来自媒体的专业性:真实、客观、公正、庄重。只有恪守专业性,专业新闻人才成了受众信任的可靠的把关者。

  新闻人有品格才会被信任。什么品质是职业新闻人不可或缺的?著名记者邵飘萍在教授最早的中国新闻采写课程《实际应用新闻学》时,强调记者的“品性为第一要素”,认为记者应具备高尚人格与操守,应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要“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中国新闻教育的先驱徐宝璜,早在1919年就在《晨报副镌》撰文,呼吁“新闻记者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记者应向民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对于所登之新闻,至少应负一种道德上的责任。”

  中国现代新闻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积淀了宝贵的行业原则,专业性已经成为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至高追求。然而,一些非专业化的行为,在新闻界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商业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价值观的模糊不清,也引发了新闻领域的一些不良甚至败坏现象。中国记协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闻行业自律的体制与机制研究”的调查显示,新闻从业者认为煽情新闻、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仍是新闻行业较严重的失范现象。近期出现的陈永洲事件,更成了新闻媒体界挥之不去的噩梦。

  新闻失范非我国特有,但是毋庸讳言,中国确实是重灾区。一项2003年的美国研究显示,在66个国家的“有偿新闻”指数排名榜上,中国新闻界位居第一,亦即问题最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精神危机产生的后果、市场导向带来的趋利现象、新闻工作者的理想受挫,严重损害了新闻的专业性原则,某些记者对自己的职业准则不存敬畏之心,因而利用其话语权徇私舞弊,令整个新闻行业蒙羞。

  近年来,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加强新闻行业的治理与净化。窃以为,要从倡导专业性做起,只有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庄重,才能让媒体担负使命,让新闻令人信服,让记者受人尊敬,让新闻职业有生存的必要。失去了专业性,职业媒体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记者的使命;心怀天下,服务人民,是记者的情怀;恪守专业性,不偏不私,是记者的生命线。越是困境中,越需要坚守;新闻业是职业,更是专业,请永怀敬畏之心……向有责任肯担当的记者致敬!文/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