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好“气质”不是靠“空话”吹的

2013年11月13日 12:5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PM10浓度同比上涨近两成。然而,面对同样的自然气象条件,产业结构偏“重”,济宁和临沂的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空气质量同比明显改善。

  环保困局日益深重,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而济宁、临沂卓有成效的“治气”经验,值得其他地市借鉴效仿。

  济宁、临沂地处内陆,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其实并不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尤其是济宁,作为传统的煤炭产地,火力电厂数量多,一年的煤炭消费量四倍于北京,治气的难度甚至要比其他地区更大。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两地仍能够逆势突围,思维方式与发展战略的转变,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虽然两地“治气”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是相通的:一是明确责任,二是严格标准。为了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两地的市委、市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空气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在治理二氧化硫排放过程中,济宁制定了比国家标准更严的“济宁标准”;临沂也建立了招商环评预审机制,对于高污染的项目,一律说不。制度上有保障,管理上不放松,才有了两地天清气朗的新局面。

  从两地的“治气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发展经济和治理环境之间,济宁和临沂很好地兼顾了两者的平衡。为了环境的改善,敢于主动牺牲一些经济利益。宁愿GDP数据缩水一点,财政收入减少一点,也要优先保证空气质量。应当说,这种做法可谓远见卓识。因为改善居住环境、维护市民健康,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地或许少了些气势宏伟的工业园,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眼前利益,但日趋清洁的空气却成了市民们生活的福祉,也为两座城市赢得了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难以回避的是,目前有些地方政府,还坚持GDP指数至上的思维,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拔高经济指标开展。对环保中存在的问题,或是不舍得投入,或是下不了决心整改,最终都做成了表面文章。“治霾基本靠风,治污基本靠冲”,这种浮皮潦草的做法,令环境危机一年比一年严重。

  空气虽然无形无质,但治气的工程却复杂而艰巨。解决空气污染,也不能靠几句“空话”,更要有突破陈规的实干精神。“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会洒下热泪”,济宁市环保局局长李继凯引用马克思的名言,描述自己的心境。的确,如果现在不有所行动,那么深受污染之害的后人,给我们的不会有感动的热泪,而是无情的冷语。(评论员 李康宁)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