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搞好“多点执业”先给医院“开刀”

2013年11月18日 13:0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其实早在2011年,我省就启动了医师多点执业试点,但实施状况并不理想,更多的医生还是愿意暗地“走穴”。(本报今日A07版)

  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但执行上的“叫好不叫座”,还是让政策的良好初衷打了折扣。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政策制定者,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帮执业医生打消各种顾虑,回应广大患者的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一些民营医院和基层医院,专家资源相对缺乏,这也是我省启动医师多点执业,力图破解的问题。按照原卫生部下发的通知,各地要“积极引导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就是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但在具体的试点过程中,允许多点执业的政策安排形同虚设,既浪费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一方面,申请多点执业需第一执业医院同意,考虑到“老东家”的态度,有“想法”的医生也多了顾虑;另一方面,一些医院给暗地“走穴”、“开飞刀”留了空间,收入高担责少,让不少医生动了心思。医师资源的公开流动受到阻碍,有需求的患者只能集中到大医院,或者独自承担“专家会诊”的高昂费用。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在“单位人”或“体制内人”的培养模式之下,很多优秀医生集中的大医院不愿意“放人”,成了反对多点执业的“主力”;而多点执业过程中的医疗责任不明确,也成了不少患者担心的问题。在其他省份的实践中,类似的情况也都存在,这些障碍不破除,多点执业只能长期停留在纸面上,不仅无法回应普通群众的期待,也有损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威信。

  现如今,按照中央的最新决定要求,“允许医师多点执业”被明确写入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让广大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是给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严肃要求。能否打破限制医生流动的制度弊病,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对于职能部门是现实的考验。当然,大医院和基层医院、民办医院的不同态度,更多的还是源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不足,正因如此,允许部分优秀医生“自我加压”多点执业,也只是个开始。(评论员 娄士强)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