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给予城市更多正能量

2013年11月19日 11:30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南京文艺要大力弘扬当时当代的主流价值,给予这座城市及人民更多积极向上的进取力量”。在南京市第九次文代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此言,实际上不仅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希望,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希望。问题是,怎样才能更自觉地担负起时代使命,牢牢把握时代精神脉络,弘扬当时当代的主流价值,给予城市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最近看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言论栏目《早读时间》,得到些许启发。

  一是既要“接地气”也要“架天线”。所谓“接地气”,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直面问题;所谓“架天线”,就是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接地气”,无法走进大众;不“架天线”,则无法准确把握导向。既讲“接地气”,又讲“架天线”,才能在共鸣中增进社会共识。

  二是既讲敏感又讲钝感。敏感是“见事早、行动快”,钝感是沉下心准确判断事情真伪和传播价值。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快捷而准确地获取和传播信息,给予城市更多积极向上正能量。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时期,社会热点难点凸显,群众看法说法不一,热点面前媒体不失语尤其重要。但“不失语”还应建立在冷静思考基础上,否则也可能“好心办坏事”。

  三是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无论是报纸评论还是电视评论,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不断探寻解决问题之道。在分析问题时,努力探讨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既回答“怎么看”,又说明“怎么办”,才能在回应人们关切中凝聚共识促发展。

  如何凝聚共识,给予城市更多积极向上正能量,考验着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交出一张满意答卷是必须的。(何南)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