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双独家庭“生二宝”:怕一个娃孤单怕养老压力大

2013年11月19日 15:44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妈妈门传和(中)带着6岁的张博轩和四个多月大的门浩栩,虽然辛苦,但其乐融融 虞俊杰 摄

  作为独生子女的你,愿意生养两个孩子吗?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一代”已经步入婚孕高峰期,婚后生养几个孩子成为他们面前的难题。生还是不生?对于这个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合肥一些已经有了二宝的双独家庭,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个案

  1

  为了儿子不孤单 总想生二胎

  30岁的门传和看着既时尚又干练,若不是怀中抱着的小婴儿,记者很难将她与两个孩子的妈妈联系起来。“我这辈子算是被套住了,两个‘建设银行’,真是甜蜜的负担啊。”

  生下小儿子天天,门传和笑称自己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因为自己是过敏体质,生孩子需要剖腹产,对于门传和来说,简直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六年前生完大宝时,我对自己发誓,再也不生了,实在是太痛了,可是还没过两年,我就改变了心意。”

  促使门传和心意的转变,是大儿子孤单的童年生活。“大宝从小跟我妈妈生活在一起,我基本上没怎么带过他,每到周末去接他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在玩玩具,看到我来,用哀求的眼神和我商量,‘妈妈,你能陪我玩一会吗?’每次看到儿子的眼神,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看着没有小伙伴陪伴的儿子,想到自己儿时的孤单,门传和的心里总忍不住一阵阵伤感。“我小的时候父母是双职工,不能生两个,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想着,如果我能有个伴该多好啊。”

  生二宝之前,门传和内心其实最担心的是两个孩子能不能好好相处,天天出生之后,门传和心里的担忧轻松多了。“轩轩每天放学之后,看到弟弟都要亲一亲,他和天天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我看着觉得心里也很高兴。”

  第二个孩子带起来,门传和觉得要省事多了,尤其是初为人母的那种紧张感减轻了很多,有经验可循,让她的生活也轻松了不少。

  “我很享受现在的忙碌生活。”在门传和的心里,两个儿子是她最大的希望,她非常愿意为儿子的将来努力生活。

  ■个案

  2

  为减轻养老压力 多生一个娃

  门传和生二胎是为了让孩子有个伴,董丽生二胎则是为了养老,减轻孩子的压力。“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俩深知独生子女今后要面临的养老压力,一个孩子今后实在是太难了,我不想看着我们的孩子今后承担这么大的压力,没有人搭把手,有个伴之后最起码今后可以有个照应。”

  董丽和老公都在合肥的一家银行上班,家庭条件还不错,四年前,董丽婚后生了一个宝贝女儿,一年前,她又生了一个男孩子,如今,家里有儿有女,其乐融融。

  “我身边的同事许多都是独生子女,遇上父母生病,有时候都照应不来,对于孩子来说,压力真是太大了,现在生养两个孩子,今后可能我的孩子们这个压力就要小一点。”董丽告诉记者,她生两个孩子其实没想太多,纯粹是想到将来。

  “不过未来很美好,现实也很残酷啊,这两个孩子,的确要费很多心力啊。”董丽坦言。虽然压力大,但是孩子多了给老人带来的天伦之乐,让董丽和老公欣慰很多,“老人孩子一家人在一起,特别热闹,这种生活,就是我从小向往的。”

  ■部门回应

  双独家庭生二胎

  数字逐年增

  “以前不少均为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妇虽然符合生二胎政策,但不少人考虑抚养成本、精力或经济等原因,愿生二胎的相当少。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观。”蜀山区计生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来,在蜀山区,一些双独家庭开始选择抚育两个宝宝。一项统计表明,从今年年初算起,截止到目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到计生部门申请抚育两个宝宝的家庭已经近70例。而蜀山区计生部门今年截止到目前对于生二胎的审批达到449例。

  记者从合肥市计生部门了解到,对于双独家庭生育二胎的统计,市计生部门并没有单独统计,但是数字在逐年上涨,这是肯定的。“目前在合肥,每年约有2万名符合条件的家庭选择生育二胎。”

  ■专家意见

  生养二胎量力而行

  安徽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家林林认为,两个孩子的家庭更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分享带来的快乐。“许多年轻的父母其实并没有做好生育的准备就当上了父母,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总是存在过度关爱和过度焦虑的现象。”林林建议,年轻父母在抚养孩子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进行合理规划。

  安徽大学社会学专家王云飞认为,年轻人一定要正确树立婚育观念,从实际出发,考虑生养问题。“同时我们的政府,要积极地健全各项社会保障机制,要为年轻的父母减轻压力。”(陆斌 本报记者 杨赛君/文 虞俊杰/图)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