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一明代“兵部尚书”墓损毁严重 盗墓痕迹明显

2013年11月20日 08:4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南京一明代“兵部尚书”墓损毁严重盗墓痕迹明显

  最近有南京江宁区的热心市民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江宁区东山街道湖西村已经拆迁,在一片拆迁废墟中有一处明朝大官的墓地,地面上有石人、石马。最近,墓地附近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盗洞”,和疑似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留下的痕迹。而且文物现状堪忧:由于长期风吹雨淋,石马、石人已经毁损严重,其中一个石人的半边头都不见了。

  文保单位被渣土包围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东山湖西村的这处名叫“泥塘失考墓石刻”的文物保护单位。只见附近已经拆迁,满地废墟。据市民反映,最近几月来这片拆迁废墟俨然成了不法分子夜间偷倒渣土的“黑土场”。记者在现场为了寻找这处文保单位可谓颇费周折。人明明到达了导航上标注的地点,但到处都是渣土堆,改变了此地的原来面貌。最终,记者翻过一座“渣土山”,才在山脚下发现了这处文保单位。

  这处古墓位于“渣土山”下的一片菜地之中。现场竖有一块原江宁县文物局在1983年设立的保护牌,上面写着“泥塘失考墓石刻”字样。在牌子周围,有石人、石马各两个。1米多高的石人因风吹雨淋损坏严重,其中一个石人头部已经不见了。石马身长近两米,高一米左右。据一位在现场种菜的大妈介绍,这些石马、石人好像是明朝的,原来附近还有一座“庙”,早年也被毁了。大伙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应该妥善保护起来,现在这样的处境确实挺可惜的。

  墓地附近出现不少“盗洞”

  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在墓地附近的菜田里大概有十几处口径约一元钱硬币大小的“钻洞”。“洞”的周围留有一截一截的泥块,看上去非常像影视作品中盗墓贼使用“洛阳铲”留下的痕迹。记者在现场也发现约十几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在忙碌着。他们告诉记者,自己是来“寻宝”的,此外不愿多谈。记者从几位在现场种菜的当地居民口中得知,这些人大概来这里三四天了,确实在使用类似“洛阳铲”的工具在这里挖掘。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听说地下有墓,这些人是在找墓门。”

  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不是盗墓贼呢?记者随即离开并拨打110报警。民警到来后对他们进行了询问,他们说自己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而且拿出了真实有效的证件。江宁区文广局文物科的王科长表示,最近这几天区文物部门确实派人在这里作业,是为了抢救性保护这处文物。下一步文化部门可能会为这些石人、石马安装上钢化玻璃做的防护罩。但目前具体方案还在进一步规划制定之中。

  至于石人头部缺失的事情,据他介绍,这不是最近发生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先生的证实,他表示自己几年前去过现场,那石人的头部就不在了。

  明明是市级文保,还挂着区级的牌子

  据文物部门介绍,这处“泥塘失考墓石刻”具体年代不详,所以名为“失考”。但这组石人、石马石刻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1983年就被当时的江宁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0日则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经过多位文物专家的论证,“泥塘失考墓”的墓主人身份已经明确。他就是明代的“三高先生”王敞。因他身材矮小,喜欢戴高顶的乌纱帽,穿高底靴,坐高杠车舆,被称为“三高先生”。王敞,明洪武初年迁居南京,曾任兵部尚书并出使朝鲜,史书上说他“敞洁廉自持,公私分明。及卒,萧然四壁,图书之外,一无长物”,事后赠“太子太保”。据《江宁府志》和《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明兵部尚书王敞墓葬在土山”,地理位置就在今天江宁区东山街道范围内。

  但令人感觉遗憾的是,“失考墓”虽然已经不再“失考”,2006年也已升级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7年过去了,标明此组石刻身份的文物牌却一直没有相应更换。(扬子晚报记者 焦哲 文/摄)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