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子晚报:婴儿“复活”事件不宜过度扩大化

2013年11月22日 08:4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一个合肥男婴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疾病,还没有起名就住进了医院,不足一个月的男婴还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劫”:先被医院诊断“死亡”,再被送到殡仪馆,火化前,他却奇迹般“复活”了(11月21日《扬子晚报》)。

  “复活”婴儿事件甫出,显而易见,各种舆论的大棒直接挥向了“医德”,似乎,这次事件,能再证医德的沦丧,再证医生是医患矛盾激化的“罪魁”。

  有没有医德问题?不可否认,主治医生查某和护工盛某罪孽深重——孩子明明活着,作为职业医生的查某,不认真检查孩子的生命迹象,就出具死亡证明;未经医生再次检查确认,护工盛某就将未死的孩子送往合肥市殡仪馆,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险将被火化。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名孩子被“诊断死”,是医生查某疏忽大意,是护工盛某粗心大意,很难证明,这两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对这件事情,需要严厉问责,但是,要警惕把偶然事件扩大化成“现象”的倾向。当下确有部分医生医德沦丧,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的医生群体。我们在议论和报道“复活”婴儿事件时,要就事论事,切忌混淆个别与普遍现象之间的关系,切忌上纲上线、无中生有把医德沦丧、医患矛盾的脏水全部泼向所有医生,这不仅不客观,也无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更可能激化。今天另一条新闻可以佐证:一名老医生,坚持不给发烧小孩打抗生素点滴,结果被小孩家长打伤。就如这家出了这么严重失误的医院,今年也救治了弃婴39人,垫付医疗费超过90万——这些功绩不能视而不见。

  绝对不是为当事医生推脱责任,我只想强调:“复活”婴儿事件是罕见个案,该批评的要批评,还要严厉批评,也应该督促所有的医务人员吸取其中的教训。但是不要过度扩大批评的靶子,把恶名安给整个医生群体,为原本激化的医患矛盾火上加油——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认知。毕竟,在我们的周围,还是有很多恪守医德的医生,兢兢业业地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山东 惠铭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