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谁让环保官员举报污染8年

2013年11月22日 15:00 来源:长春日报 参与互动(0)

  从2006年起,江苏仪征环保局党组书记侯宜中,就开始以官员身份举报当地化工园环保违法问题。如今已退休的侯宜中,与化工园较劲8年,并累计撰写调研材料、信访文件近30万字,但化工园污染问题仍未根治。

  8年,抗日战争都胜利了,而侯宜中的抗争却胜算难期。

  按照常理,地方环保部门拥有监管排污的权力,只需遵照程序就能敦促问题企业进行整改。可在仪征的治污拉锯战中,化工园竟成了难啃的“硬骨头”,即使环保局官员举报多年,化工废气的问题仍难根治,煞是讽刺。

  侯宜中与涉事化工园的博弈,暴露出的是行政管辖权与环境监管权的错位。该化工园是扬州与仪征两级政府“市县联动开发”的重点项目,行政级别与仪征市一样高,导致的问题是——仪征环保局名义上能对化工园进行监管,但囿于行政级别,对污染问题唯有束手无策,侯宜中只能选择“一个人战斗”。

  8年、30万字材料,勾画出一条漫长举报路。值得追问的是:侯宜中的举报信都交给了谁?涉事地方、部门有无足够重视?莫非该化工园背后有靠山?要知道,让他一人承受监督涉事化工园的重任,确实太过讽刺。对地方而言,若引来“金凤凰”,却不行使必要的监督职能,也是一种尴尬。

  该事件的另一重尴尬在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没能衔接。在侯宜中累年持续的举报下,当地政府却治污乏力。在此情形下,涉事化工园对环境效益的透支、生态补偿的落实,也完全不对称。

  环保官员举报污染8年,仍罕有收获,从中不难看出一些环保部门执法尊严的缺失,乃至对污染的放纵。防止污染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说到底,既要明确环保部门的查处权等执法权界,也需为其履责创造条件,如消除级别壁垒,让更多的“侯宜中”能挺直腰板为民办事。(汤嘉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