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社区老年食堂“变味” 对外卖盒饭维持生计

2013年11月26日 14:1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华西都市报:我家住在小关庙街附近,去年6月社区开办了老年食堂,以解决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然而好景不长,生意越来越秋,今年4月食堂居然转行卖起了盒饭。重口味的饭菜根本不适合老年人,我觉得惠民服务已经变了味儿,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扶持力度,真正惠民利民。 市民李先生

  针对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的情况,记者专程对成都市区多处老年食堂进行了走访,却发现曾经颇受欢迎的老年食堂发展并不顺利。

  老年食堂“改行”惠民服务陷困境

  中午12点,小关庙社区老年食堂的就餐区一个吃饭的人也没有,而门口员工们正在“装车”,忙得不亦乐乎。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年食堂“改卖”盒饭了,这些员工准备将饭菜拉到太升路售卖。

  去年6月,小关庙社区的老年食堂正式开张,当天就迎来了40位老人就餐,但火爆的生意并没有维持多久。纯粹的老年食堂让经营变得艰难,为节约成本,食堂不得不取消晚餐供应,菜品的种类也大打折扣。今年4月,小关庙老年食堂决定将对外经营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把一部分的饭菜拉到太升路售卖,收入用以维持食堂的运行。

  每月补贴千余元长久下去“扛不住”

  小关庙社区书记焦雁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顿爱心午餐以两荤一素一汤为标准,社区需补贴2块钱,以30人为例,每天就要补贴60块,一个月就1800元,这对社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在另一家老年食堂,水电气费和劳工费已成了压在社区肩头的“两座大山”,在这里工作的胡大姐介绍,这里每天的开销约400块,与收入基本持平,“但不包括工资在内。”

  借力社会组织减轻社区负担

  目前,由武侯区各街道办与一箪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创立的“长寿食坊”正在辖区试点。这里,两荤一素一汤的价格为15元,除开2元的补贴,老年人需要支付13块,这远高于社区爱心食堂的8元餐价。自10月31日开张以来,每天到小天南街“长寿食坊”吃饭的老人仅20来人,近百人的就餐区空空荡荡。

  对此,焦雁琦认为,纯粹的老年食堂不可能长久,只有给老人提供就餐的同时对外经营,将赚取的收入用于日常开 销,“公益与市场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 肖茹丹)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