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0年前河南8对残疾人办集体婚礼 10年后集体追忆

2013年11月27日 09:04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十年前那场婚礼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本报资料图

  先前报道:10年前残疾姑娘做新娘 10年后她想办场残疾人婚礼

  阅读提示|10年前,多方爱心力量为梅丽等8对残疾人操办的集体婚礼,究竟是何种盛况?如今回访,多位那场婚礼的见证人,对婚礼盛况和点滴细节,仍觉记忆犹新、温情难忘。“记得婚礼现场可热闹!”“记得好多残疾人的亲友都哭了!”“记得还在婚房的浴缸里撒了玫瑰花瓣儿!”……

  10年后,让我们通过见证者的追忆,一同重温10年前的那场婚礼……

  婚礼缘起|大河报报道牵“红线”

  见证人:李红军 时任:大河报记者 现任:大河报省内新闻部主任

  当年报道:梅丽和未婚夫小吴捧着喜糖,笑着找到了本报记者李红军。俩人递上结婚请柬时,李红军惊讶地笑了。

  昨天,在报业大厦二楼办公桌前,回忆那场婚礼,“红娘”李红军依旧感慨“没想到”。

  他认识梅丽,是在2001年夏天。这位姑娘在社区帮助下,开通了倾听残疾人烦恼的“梅丽热线”。李红军前去采访,初见对方,觉得漂亮、开朗,握手时才感到异常,“当时,她不经意说到还没有男朋友。”这位爱美又自卑的姑娘说:没想过谈恋爱;我这样子,谁会敢要?

  关于梅丽的报道在大河报上刊登后,为梅丽和小吴牵了红线,对方看到报道后又感动又钦佩,第一个给梅丽打电话,问有啥忙可以帮。之后8个月,每天都打,渐渐地,两人在电话里开始谈恋爱……他们打算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举行婚礼。“他们来给我送喜糖时,我说,一定去!”一篇报道成就一桩姻缘,李红军非常欣慰。

  见证人:省残联、市残联及大河报工作人员等

  当年报道:最终确定,将有7对新人在12月3日与梅丽一起,参加残疾人集体婚礼。

  一对,后来又如何增加为八对?

  “主要是报道影响力大,也有口口相传。”见证当时幸福扩散的当事人,有多位,原河南省残联肢残协会主席马军锋是其中之一。据大家回忆,大河报持续报道,引起多方关注,各地残疾人组织打来电话,为当地打算结婚的残疾人报名。在2003年世界轮椅运动会上夺得三枚金牌的郑州小伙儿张岩,是报名参加集体婚礼的残疾人之一,他和女友都是肢体残疾,打乒乓球结缘,早打算结婚,却因太忙一再拖延,看到消息后,想和梅丽等残疾人一起在自己的节日举行婚礼……

  在多位见证人的记忆中,当时那场集体婚礼,就是一场幸福扩散、爱心传递。

  真情见证|有新人当场落泪

  见证人:巴科当年的婚礼司仪昨天再次报名当司仪

  当年报道:“在大喜的日子里,首先感谢的应该是父母,给咱爸咱妈鞠个躬吧!”司仪巴科向新人发出倡议。8对新人向坐在台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年主持集体婚礼的司仪巴科,现在很多人习惯叫他巴科尔。“我印象最深的,是身残却很乐观的新人。”昨日再回想,他记得很多细节。

  他记得,当天参加集体婚礼的残疾人,有体育冠军,也有农民,婚礼现场,他走上前让每位新人发言,道谢之余,更想让新人对另一半说点儿啥。“新人们没什么华丽辞藻,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茫然地看着我,有人羞涩地笑。”巴科记得,一位新郎用方言对新娘说:有你陪着,可好!也有新人感动落泪了,“办残疾人集体婚礼,当时在全国都是首届。”

  浪漫婚礼|四星级“幸福地”

  见证人:唐晓玲

  时任:大河锦江饭店常务副总经理

  现任:河南日报大河全媒体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当年报道:满载着幸福和喜悦,8辆迎亲花车向大河锦江饭店驶去。在大河锦江饭店四楼,由喜盈门婚庆公司免费布置的场地显得喜气洋洋,前来道喜的来宾络绎不绝。

  2002年开业的大河锦江,是四星级酒店,10年前,郑州的四星级酒店不多,这里接的婚礼,可以说非富即贵,因此,当年那场残疾人集体婚礼能在大河锦江举办,很是“特别”,唐晓玲对此印象颇深。“听说有八对残疾人要在这儿举行婚礼,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啊?”

  经过后期大河报等方面的协商,她想着是件非常好的事,欣然同意。唐晓玲回忆说,婚礼现场,她很激动地发言,说能为残疾人做点事很荣光。当时,大河锦江也为这场集体婚礼“出了点小力”,给每对新人的亲友团免了一桌饭菜,当时八对残疾人非常激动。“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唐晓玲说。

  爱心满满|一场婚礼温暖全城

  见证人:张可丹时任:大河报记者

  现任:大河报大河食尚事业部总监

  见证人:胡炳俊时任:大河报记者

  现任:河南日报专刊处教育工作室主任

  当年报道:“这几天,我天天看大河报上关于梅丽结婚的报道,不是有8对新人吗?我一定要看看,他们走到一起不容易!”

  张可丹、胡炳俊,是当年采写这组报道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许俊文、李文波一起见证整个过程。他们的记忆中,满是暖人画面。“当天所有的新郎新娘,都非常让人耳目一新。”张可丹说。

  大河报对残疾人集体婚礼的报道,也感动了很多读者。胡炳俊依然记得婚礼现场的温馨布置,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很多人赶来送祝福,“爱心行动形成了连锁反应。”

  浓墨重彩|前后9天大篇幅报道

  见证人:王泽远时任:大河报省会部主任

  现任:大河报社副社长

  昨天,忙着开会的王泽远追忆十年前的那场婚礼时,感慨:记忆犹新!

  他说,10年前大河报等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一同给8对残疾人新人操办集体婚礼,至今记忆深刻。“当时,大河报连续9天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我们也为能够做成这件事感到自豪。”

  得知当年的8对残疾人如今和美幸福,他笑着说,感觉很高兴!也希望更多的残疾人和健全人都把家庭经营得“像花儿一样”。

  爱的见证|同心树还在

  当年婚礼结束后,8对新人前往森林公园大众健康生态园,在爱心帮助下种下8棵“同心树”。10年之后,“同心树”还在吗?

  昨天,大众健康生态园负责人葛天回复,当年种下的女贞树,还在。

  昨天下午,见证当年种树过程的司仪巴科、大河报记者许俊文,在工作人员司师傅的引领下重返故地,欣喜地发现,当年种下的1米多高的女贞树,如今已有五六米高。巴科说,当年办集体婚礼时,他和大家商量:办完婚礼后,给新人留下点什么?大家提议去种树,他当时说,种下一棵树,许下一个诺言,让时间来见证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记者蔡君彦实习生李楠文记者许俊文摄影全媒体采写赵锦瑾程梦申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