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津市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 同性性传播比例最高

2013年11月29日 15:13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天津市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同性性传播比例最高
    日前,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本市艾馨家园HIV志愿小组的十余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与天津医科大学志愿者走上街头,呼吁市民关注艾滋病患者。不少路过的市民主动和他们握手、拥抱,鼓励他们,让有“艾”的人群更温暖。

  今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主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各展所长,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这么多年过去,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却依然不足,附加在艾滋病感染者身上的道德标尺和歧视依然存在,普通人谈“艾”色变,感染者只能无奈选择沉默,独自忍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让艾滋病感染者和普通人一样享受平等的权益,让全社会用行动、用尊重、用爱心来融化他们内心的寒冰,让他们在冬日里感受到温暖的气息。

  昨天,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本市最新的艾滋病疫情。

  截至10月31日,本市今年新发现并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413例,比去年同期减少4.62%。本市累计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935例,其中现存活1737例,死亡198例。累计管理病例中,男性占92.09%,女性占7.91%,20至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3.31%。这些病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尤其同性传播所占比例最高占59.69%,异性传播占27.8%,注射毒品传播占6.41%。

  市卫生局表示,目前本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本市艾滋病报告发病例数快速增长,虽然本市不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但仍面临着工作成本增加,综合干预难度加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程度有待提高,社会歧视依然存在等问题和挑战。

  防治·救助

  [目前状况]

  密织艾滋病监测网

  减轻患者生活负担

  监测、筛查工作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摸清艾滋病疫情底数的重要措施。市卫生局通过不断加大艾滋病监测力度,目前已形成了由122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确证实验室,18个国家级艾滋病、丙型肝炎和性病监测哨点等,覆盖公安司法、出入境、医疗、疾控、妇幼等系统的监测网络。

  在加强监测与筛查的同时,市卫生局还进一步加强了本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服务工作,开展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培训,充实临床技术力量,完善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设置和建设,增加艾滋病定点医院床位,规范抗病毒药物管理,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 

  从2005年开始,随着政府管理力度、投入力度的加大,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也从卫生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各部门综合管理,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市财政局设立了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从2005年至今国家和本市已累计投入9362万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艾滋病治疗药物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药物目录,将参保艾滋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内门诊检查、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特殊病管理系统,并对住院治疗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医疗费用,在现行住院报销比例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市民政局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纳入帮扶范围,还与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联合建立起受本市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保障制度。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在安康医院和滨海新区响螺湾医院建立了两个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至今已为1529名吸毒者提供了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艾滋病患者就医和生活的负担。

  预防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关键环节,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本市卫生、宣传和文化广播影视等部门通过媒体和“12320”卫生服务热线,不断加大社会大众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教育、卫生部门重点加强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和有关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了大量宣传培训活动。同时,本市还将艾滋病干预工作纳入了全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人群提供方便可及的宣传干预服务。

  [未来措施]

  完善定点医院建设

  建综合防治示范区

  今后本市将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有关基层组织的作用,努力消除社会歧视。提高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医院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完善定点医院建设,加强艾滋病防治定点综合医院及第二人民医院的学科和综合诊疗能力建设,提高诊疗服务水平。建设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区县为单位探索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保证艾滋病性病防治专项经费,完善本市艾滋病患者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

  消除歧视

  艾滋病感染者渴望回归社会

  “艾馨家园”,一个以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感染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志愿者组织。虽然这个组织2011年才成立,但它的创始人阿勇却已经从事艾滋病感染者关怀工作多年。同为艾滋病感染者,又拥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使阿勇更能体会艾滋病感染者们生活的艰难。

  高高瘦瘦的阿勇气质文雅、态度谦和,有在国企做管理层的经历,也曾自己创业干得红红火火。但他的人生轨迹在2005年改变,那一年的7月,阿勇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天津第五个服药的感染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阿勇逐渐结识了很多与他同病相怜的人们。

  “当接到确诊通知的那一刻,任何人都会绝望,都会万念俱灰。毕竟,在一般人眼中艾滋病是直接与死亡画等号的,我们也不例外。我还能活多久,我就快死了,脑子里剩下的就是这些了。”阿勇说:“当时,能够鼓起继续活下去的勇气真的很难。多亏了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和关爱,让我了解了艾滋病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坚持治疗是可以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可以和健康人的寿命相差无几。随着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回归正常的生活,我也深深体会到关爱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重要性,我要用我的经历、我的力量让更多的病友走出恐惧,重新面对生活。”

  从2009年开始,阿勇在网络上建立了“艾馨家园”QQ群,通过网络聊天与艾滋病感染者们交流患病经历和心路历程,互相扶持面对今后的人生。在这个QQ群的基础上,他又在2011年成立了全部由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组成的“艾馨家园”工作室,专门从事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关怀工作。虽然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艾滋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怕,每个病友都不应轻言放弃,而是要勇敢面对今后的人生。他们通过举办各种聚会、交流活动,使很多病友得到倾诉和交流的机会,充分释放了心中恐惧和压力。

  “我们都有相同的经历,因此可以彼此信任、互相扶持,可社会公众虽然对艾滋病的了解有所增加,但歧视仍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人们太容易将艾滋病和道德画等号,一个人一旦被他人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立刻会遭到行为不检点的质疑,被视为洪水猛兽。作为艾滋病感染者或者患者,我们并不想游离于社会之外,但残酷的现实却只能让我们把自己隐藏起来。”阿勇无奈地说。 

  防艾一线医务工作者谈消除歧视

  用平常心去看待艾滋病患者

  社会上艾滋病歧视严重,很多人对艾滋病谈虎色变,但工作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疾控人员、医务人员,他们每天都要接触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他们始终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正视疾病、树立信心,回归社会。

  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高永军,已经从事了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高永军说:“由于艾滋病特殊的传播途径,以及无法彻底根治的现状,再加上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一直以来艾滋病歧视问题都比较严重。其实艾滋病并没那么可怕,正常的接触根本没有危险。像我们每天都和艾滋病感染者在一起,也经常一块儿吃饭,并没有因此被感染。因为社会的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特别希望得到认同与关爱,我们这些艾滋病防控人员因为天天与他们接触,就成为他们心中最信赖的人。我的手机就是热线电话,他们不管是遇到难处,还是心理郁闷,都会给我打电话倾诉,我也每次都耐心的解答劝慰,有时一个电话就能说两个多小时。逢年过节,我们也会和感染者们一起庆祝,每到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关心。”

  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本市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该院的感染二科是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艾滋病病房。2011年,传染病专业的博士生马萍被院领导从肝病科调到感染二科,成了艾滋病病房里的一名医生。马萍说,艾滋病患者不特别,和其他疾病患者一样,他们期待的是尊重,是关怀,不是特别的对待。作为医务人员,她希望社会能用平常心去看待艾滋病患者,给予艾滋病患者平等的就医、工作、生活权利。今后,她希望能在临床工作之余,多做一些艾滋病感染的预防工作。和疾控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参与社区宣传,从点滴做起,改变普通民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她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报记者 吴迪 王倩 摄)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