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禁用洋地名先要保护好老地名

2013年12月03日 10:29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江苏将对洋地名说“不”。日前,《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一审,明确地名的命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和外交音译词作地名。

  洋地名已成为一大公害。仅南京新建楼盘为例,到2010年,以“国际”命名的就多达78处。楼市上,伦敦、巴黎、欧洲、米兰、挪威等等都成了楼盘名,购房者仿佛置身于联合国。洋地名缘何泛滥成灾?从表面上看,是借洋名挣名气、赚财气,从深层次看,乃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须知,这些并无任何历史文化内涵的洋地名,与洋物种侵害本土物种一样,也深深侵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对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立法禁止洋地名可谓适逢其时。

  杜绝洋地名,除了立法,还要加大对老地名的保护力度,彻底清除洋地名赖以滋生的土壤。浓缩历史的老地名最能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和特色,不能因城市化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而灰飞烟灭,新建小区、街道须保留旧地名,留给市民应有的城市历史文化印记。已拆迁的老街巷,可以用备注等方式适当恢复旧地名,尚未拆迁的,则立规矩沿用旧地名。还可在新建小区、公园、街头等地,建设一些特色文化墙。如清凉山麓的乌龙潭,运用文化墙石雕的形式,将古城南京历代书法、文学作品荟萃其间,市民漫步公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金陵文脉。宁南的花神渡桥,桥两侧竖立着兰花、牡丹、海棠、梅花四位花神雕像,桥栏上遍刻古人咏花的诗词名句,正中栏板为启功先生的亲笔“花神渡桥”,既较好地保护了花神庙这个老地名,又宣传了南京独特的花神文化。老地名深入人心,洋地名自然就没了市场。(陈明太)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