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日报:“裁判文书上网”是还公众应有权利

2013年12月04日 11:12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0)

  最高人民法院11月28日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要求从明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全面公布。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这将有助于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接受公众对司法的监督(1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裁判文书上网,意味着还案子的本来面目,诚如最高法院司改办主任贺小荣所说,一个案子怎么判决,当事人的诉请是什么、证据是什么、法官如何来认定等等应当呈现出来。事实上,只有做到将裁判文书上网,在阳光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才有可能规范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抵制各种不当的干预。过去,在一些地方,公众对法院有些案子的裁判多有质疑,以至产生不信任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案子本身的情况和裁判过程不清楚、不了解。于是,对公众而言,呼唤裁判文书上网,还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便显得尤其及时和必要了。

  有哲人说过这样的话:“法律可亲,法律更可畏。”可亲,是因为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其扬善惩恶;可畏,是因为法律不容许任何人借任何名义亵渎它、践踏它。司法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司法的正义是最大的正义。如果司法的天平一旦倾斜了,那么,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人心就会离散,其后果会不堪设想。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有道是,公平正义的宗旨和要义,总是从基础工作开始的,且体现在对每一个司法案件处置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就此而论,还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裁判文书上网,必是题中应有之义。(赵 畅)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