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大妈”担不起失落的社会信任

2013年12月04日 12:2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这两天,一组“老外北京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并被一些媒体转载。然而,最新的调查显示,此组图片所表述内容与事实有较大出入,该女士的确被老外撞倒且受轻微伤。目击者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用中文辱骂被撞者。一段现场视频也显示,老外不断用流利的中文骂“你傻X啊,我X你大爷”“你骗人,你看我是外国人想讹我钱”等。当事人李女士称自己并非“碰瓷”,不实报道让她压力很大,将追究拍照者责任。

  从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看,这只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摩擦和民事纠纷,然而在众口铄金的网络口水中,它硬是演化成了全民关注的重大新闻,进而掀起舆论的滔天巨浪。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它被添油加醋之后,可以为“大妈摔倒讹诈好人”增加例证。

  首先,拍摄者本人就是媒体人士,之所以要把这组图片放到网上,正是为了迎合这样的社会热点。其次,一些媒体在转载过程中,并没有尽到核实新闻事实的义务,而是以讹传讹。比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是“疑遭讹诈”,财新网微博则比较确认地表述外国人“遭讹诈”。最耐人寻味的是网友们的反应。李女士在第一时间就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许多人认为这种讹诈行为丢了中国人的脸,甚至有人戏称是终于签订了一次对老外的“不平等条约”。显然,“大妈讹诈”已经被很多人作为既定事实接受。即便在第二天,当追踪报道已经证实并非老外主动扶女士、该女士也的确被老外撞倒等事实,还有大量的网友对“碰瓷”说法深信不疑,认为后面的戏剧性逆转不过是“为了面子”而编写的剧本。

  就这样,“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新鲜出炉,舆论供给与当下的舆论需求一拍即合。

  值得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舆论需求和舆论供给?答案或许是,潜意识中我们需要为社会信任危机寻找理由。当一个老人在街头倒地不起,所有的人面面相觑,都不敢上前搀扶,这是社会信任沦落的一种表现。但请记住,这只是一种表现而已。因为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并不只是发生在摔倒的老人和围观的陌生人之间,还发生在更广泛的人群和阶层之间,比如厂商和消费者、官员和民众、医生和患者等等。接二连三曝光的“大妈”或老人摔倒“疑似讹诈”事件,不仅为围观者的不搀扶找到了理由,而且也为背后的社会信任缺失找到了理由。为此,人们不惜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大妈”这个词语,来寻找更多的证据。当“大妈”被放在公共道德的平台上接受批判,个人名誉权是否受到伤害,却并不怎么被关心。

  事实上,老人摔倒讹诈,毕竟只是个案。只是因为今天网络日趋发达而致使其社会影响被放大了。接二连三的报道曝光,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大妈”或老人就“变坏”了,也许只是以前报道少,关注度不高。而这样的事件今天之所以备受关注,从根源上讲,也正是社会信任危机的表现———如果彼此信任,就不会这么关注。就此而言,不能倒果为因,让“大妈”为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背书。毕竟,“大妈”担不起失落的社会信任。(付克友)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