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商报:“井居者”的梦想也需要安放

2013年12月09日 14:34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这是一个孩子活在此地的“乡愁”:他的明天会在哪里?这种“井下人生”会不会代际传递?作为城市管理者,安放“井居者”的梦想,需要戒除不必要的“洁癖”,走出“封井”套路,多行补救之策;需要放开胸怀开放空间,尊重生存的坚忍,呵护家庭的梦想,让“人生出彩”机会的共享不因人群而异。

  不经意间,北京朝阳区丽都广场的“井下穴居”人群进入了媒体和公众视野。幽暗凄清的生存原貌一旦被“写实”,有关“弱势救助”“制度兜底”的讨论也就不期而至。

  在富丽堂皇酒店和豪华住宅几十米开外的地方,竟能面对一群人井底度日长达10年而无动于衷,对于一个大都市,真有点说不过去。一者,这么多人同时委身热力井内,与蒸汽泄漏和洪水灾害时刻相伴,实属高风险;二者,随意挪置井盖侵害城市设施,也对公共安全构成极大隐患;三者,公共救助长期缺位,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仅是“封井拆亭”了事,后续救济乏善可陈。

  有此三者,不能不说是城市管理的疏漏。

  其实,就目前进展而言,“井居者”王秀青们用自己的幸运,证明了城市的温暖。不少市民专程送来慰问金; 很多单位给王秀青提供工作机会; 一家公司希望资助王家三个孩子直至大学毕业;有记者打算帮老人们租房子……显然,相较于城市的“人心不冷”,城市管理的条条框框反倒让“井居者”难以存身——

  首先,他们不怕穴居,不怕度日艰难,因为井下“有被子,有灯光,有孩子的笑声”,他们怕的恰是被城管盯上,这往往意味着被“驱逐出井”;其次,“穴居”地带不仅是他们的栖身之地,更是生存所依,一旦离开这里,王秀青擦车的客户就会流失,而相关方面并不会提供替代性机会。

  有种看法认为,板子不必非要打在城市救助体系上,因为城市救助“救急不救贫”,在城市里没有着落可以通过救助站回家。而且依据“原籍地”原则,对于无力生存者,其户籍所在地可以查实造册,以低保形式予以救助。实际上,王秀青等人曾经面临过这些救助,只是他们拒而不受而已。

  对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这是对某些“穴居者”的误解。从媒体的近距离采访能够感受到,王秀青和他的“邻居们”并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流浪汉,他们擦车、拾荒,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有“怕麻烦别人”的尊严、有借钱必还的诚信、有让女儿完成研究生学业改变现状的愿望。在这一点上,他们除了“井居”的不入大流,大致跟我们“蜗居一族”“房奴一族”别无二致。他们来到城市,与其说是背井离乡,不如说是追逐机遇。从而,对于一群因梦想而集结于城市一隅的人,相较于“井上”或“井下”,有没有“前景”更值得在意。

  “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这是一个孩子活在此地的“乡愁”:他的明天会在哪里?这种“井下人生”会不会代际传递?作为城市管理者,安放“井居者”的梦想,需要戒除不必要的“洁癖”,走出“封井”套路,多行补救之策; 需要放开胸怀开放空间,尊重生存的坚忍,呵护家庭的梦想,让“人生出彩”机会的共享不因人群而异。(评论员 肖明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