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农村残疾青年:轮椅上的“作家”梦

2013年12月16日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黔西12月16日电 题:贵州农村残疾青年:轮椅上的“作家”梦

  中新网记者鲍光翔

  “写作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这句话出自文集《一根手指的舞蹈》封面,文集作者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残疾农村青年沈江河。

  34岁沈江河8岁时患上肌肉萎缩症,11岁时因为肌萎缩和家庭困难而辍学,20岁时全身瘫痪,生活起居不能自理。

  “每天早晚穿衣、脱衣都是母亲帮着做的。”讲起生活中的不易,沈江河的眼眶微微泛红。

  为了打发枯燥难熬的日子,沈江河爱上了看书。鲁迅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成了他的“小伙伴”,弟弟的中学课本他也看了个遍。他如饥似渴的在书本中汲取营养。

  “我就想着要把遇到的事情和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沈江河告诉记者。

  2003年的夏天,沈江河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逝去的初恋》,纪念他的朦胧的“初恋”。

  如今坐在轮椅上的沈江河全身只剩下右手食指可以活动,正是这根食指敲出了30余万字的小说、诗歌和散文。

  “1分钟能敲打30个字左右。”沈江河告诉记者,严重的肌肉萎缩让他四肢无力,双腿伸不直、手也抬不起来,坐在轮椅他得用左手支撑着右手手肘当臂力,用食指来敲击键盘来完成输入。

  “刚开始的时候很辛苦,但很充实。”沈江河表示。

  “看着孩子每天在电脑打到晚上十一二点,挺心疼的,但还是很支持他。”已年满60的父亲沈思全告诉记者。

  沈江河父母均已年过六旬,家里只有不到1亩的土地,收入微薄。沈江河的弟弟也患上肌肉萎缩,丧失劳动能力。

  “弟弟被政府安排到残联工作,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沈江河告诉记者,两兄弟每人每季度有890元的低保。这就是全家人的所有经济来源。

  “写作圆了我自己的文学梦。”沈江河向记者坦言:“我也想通过写作赚点钱改变家庭生活,我也只能做这些了。”

  2013年10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沈江河首部文集正式出版。

  “拿到书高兴得很,我让邻居念给我听。”沈江河的母亲不识字,她告诉记者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我感觉自己离作家这个称呼还很远,但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沈江河告诉记者。(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