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临海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农民无抵押也可贷款

2013年12月24日 08:59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浙江临海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农民无抵押也可贷款
临海农商银行在涌泉梅岘村设立的“梅岘金融便利店”外景

  天刚蒙蒙亮,台州临海市涌泉镇的橘农们就忙开了,手摘肩挑,连说句闲话的空都没有。

  临海市涌泉涌信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华龙早早起床,打包好了刚采摘下来的40箱蜜桔,这400斤蜜桔要卖到山东枣庄。“8元/斤,运费还是对方付。”今年蜜桔的行情不错,社员们的收入已经有了保障。

  “这一切离不开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章华龙口中的农商银行指的是由临海农信联社改制而成的临海农商银行,也是台州首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临海涌泉镇上的这一幕,是临海这个农业大市正在探索的农村金融创新,打造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的缩影。

  不用抵押贷来20多万

  全靠农户经济档案

  回想六年前刚刚创办果园时的情境,章华龙印象深刻。当年涌泉蜜桔的名号逐渐打响之后,他也想大批量上马种植,但是资金却成了最大的难题。如今位于兰田山脚下的果园,当初完全是荒地一片,作为一个农民,章华龙想贷款却没有抵押物。

  章华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临海农商银行,“当时还叫做临海农信联社,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信贷员。”没想到没过多久,20多万元的贷款就批下来了。

  “为什么敢贷给他?靠的是他自己的信用。”负责章华龙贷款业务的临海农商银行信贷员黄侠君说,农民贷款之所以难,除了没有抵押物之外,还因为缺乏信用体系,导致征信难。而临海农商银行的做法是深入到每户农户家,建立起详细的农户经济档案。这份档案,细致到每一户农户的资产、收入、借贷以及村民的评议等诸多情况,还会请村里的干部、有威望的村民等一起组成评议小组打分。黄侠君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一份实在的“土”档案基础上,才敢给章华龙贷款。

  “每年蜜桔的应收账款在150万元左右,蜜桔卖出去了而钱还没收回的阶段,贷款太重要了。”章华龙告诉记者,目前他每年的贷款在50万元左右,足以应付这段空档期。而且几年贷款合作下来后,章华龙的信用等级已达到2A,这意味着他的贷款有着利率上的优惠。

  银行服务村村通

  村口就能取钱办贷款

  梅岘村的“小微金融便利店”,是全国首家村级金融便利店,没有玻璃窗隔开的的办事大厅,柜员、业务员都是一位专职协管员包办。不仅能小额取款,还能代缴水费、电费。遇上不会操作的地方,专职协管员彭丹都会帮忙解决。

  常来办理业务的马桌来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助机器的使用方法,而其他业务只要交给彭丹就能顺利办好。老人说,以往办理一项业务往往要到涌泉镇上,来往时间加上排队等候,起码要个把小时。

  临海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金融便利店形式之外,还有更为轻巧、方便的便民自助服务终端,让偏远山区村民在家门口的小超市、小卖部,就可以直接拿到种粮直补或者养老保险。

  目前,这个被称为“银行服务村村通”的“银村通”服务网,已经基本实现全市覆盖。仅去年一年,就为全市百姓办理3.8万笔取现业务,节约农民往返成本500多万元。

  马桌来拉着记者看墙上的信贷列表,指着他儿子马桂青那一栏,上面显示可以拿到信用贷款5万元和保证贷款5万元。他解释,信用贷款就是不用担保、抵押就能贷款5万元。

  贷款的发放依据,与章华龙的类似,每位农户都由像黄侠君这样的信贷员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这样一份农户经济档案,不仅能给发放贷款提供依据,更让农民们对信用倍加珍惜。

  银行贷不出款

  “互助社”里来帮忙

  涌泉镇店头村柑橘贩销大户林顺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9年临海市涌泉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的第一天,他是首批贷到款的合作社社员,那天贷到了50万元。

  “互助社每年给社员提供的贷款,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林顺妹是忘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50名社员之一,而资金互助社是2009年11月18日临海市在金融服务创新上做的一次新尝试,当时经省银监局批准成立的全省首家资金互助社,开业初由103名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社员自愿募股350万元组成。

  互助社理事长冯贻法介绍说,互助社相当于一个为农民聚拢闲散资金的公共平台,小钱积少成多后,再集中贷给有生产项目的社员;项目盈利之后,贷款社员向互助社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存款社员从互助社提取利息,从而实现共赢。

  经过4年多的运行后,这种模式正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冯贻法告诉记者,农民合作社自办的互助社扶持“三农”发展很有效。他举例说,经过互助社三年支持,目前互助社有29户已脱贫,有18户到外地承包农场,年收入30余万元。(本报记者 黄晶晶 文/摄)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