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产疫苗能否避开“奶路”?

2013年12月25日 14:45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名活生生的男婴,在深圳一家医院出生6分钟后,注射康泰公司生产的疫苗,2分钟后男婴面色发紫、呼吸不规则,继而肺部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最终,这个仅仅在人世流连了74分钟的男婴,还没睁开眼看看这世界,就踏上了天堂之路。至此,广东已报告4例注射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案例,湖南2例,四川1例。国家食药监局已发令停用康泰所有批次乙肝疫苗。

  现在,人们的疑虑很多。首先,是对迟缓的停用指令。监管者直至深圳死亡事件发生后3天才指令全面停用康泰乙肝疫苗,此时距首例报告不良反应案例已25天,距湖南2例死亡案例已14天。监管者在等什么、在想什么?这样迟缓的处置究竟遵循了什么模式,我们像看雾霾天里的西湖一样,一无所知。

  其次,是对国产疫苗的质量。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就发出质疑,“部分国产疫苗质量不达标,监管部门缺少对这些疫苗大规模上市后的系统评价”。加上此前的山西疫苗事件和此次系列死亡事件,人们止不住会加深对国产疫苗质量的疑虑。

  还有就是对涉事的康泰公司。打在儿童身上的疫苗,其安全性该有多苛刻的要求不言而喻。但这家公司近年来已不断爆出质量事故。不仅有小学生群体打完康泰疫苗后集体呕吐,康泰的实际控制人更曾经参与生产百万人用的问题狂犬病疫苗。而他不仅全身而退,毫发无损,还转入深圳康泰,一度占据国内乙肝疫苗市场70%的份额。如此庞大的垄断者若产生疫苗管理和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在不断聚集的质疑声中,不禁让人想起了“国产奶”的前车之鉴。“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产奶”遭受重创。此后,行业巨头又不断爆出各种质量门。这种状况终使得“国产奶”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至今,中国的初为人父人母者,仍沦陷在无休止的海淘奶粉烦恼中。寻寻觅觅,只为一口奶,这岂止是消费者不幸,难道不是一个行业的耻辱,甚至是对一个国家对某个行业治理能力的拷问?

  现在,面对不断爆出的疫苗质量问题,面对国内疫苗生产使用的监测体系、应急系统、不良反应的补偿和惩处机制所呈现出的种种漏洞,人们有理由担忧国产疫苗会不会重蹈国产奶的覆辙?也许,你觉得这会有些杞人忧天。是的,国产疫苗号称质量合格,甚至受到世卫组织肯定。但是,别忘了,一者质量安全非一劳永逸,而需要警钟长鸣;再者,公信力是个神奇的东西,在安全事故频发的境况下,一旦公信崩塌,消费者的选择将没什么理由可言,企业的苦果也将尝之不尽。我们“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如果人们的疑虑不能被及时打消,国产疫苗乃至国民健康遭受更大损失也并非没有可能。

  而会不会沦陷的关键在于这个产业自身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监管部门与产业资本切割。监管者应真正将自己定位于第三者身上,定位于手持利剑的公民守护神的角色上,而不是沉溺于与资本或垄断者沆瀣一气、大搞权钱勾兑的迷途中,一出事则护犊子、编理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帮助作恶者华丽转身,甚至不惜打出保护“民族品牌”的旗号。从这个角度讲,监管狠一点,实际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是真正的保护民族产业。所谓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正是着眼于此吗?(王玉宝)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