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测腐试题”的反腐效果难以高估

2014年01月02日 13:32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都陆续收到一本特别的手册:《职务犯罪风险自评手册》。《手册》中的自我评估部分,为公职人员详细设计了腐败指数34问,答完这34道题,算出得分,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腐败心理指数。据了解,这本手册是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与鼓楼区纪委、检察院联合组成的课题组,用量化测试手段探测腐败心理轨迹。(12月30日《扬子晚报》)

  读罢新闻,我下意识地去做了一遍新闻中的“测腐试题”,最终的结果只是勉强过关。然后我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将要向上呈交答案的南京公职人员,把“测腐试题”从头至尾再做了一遍,但分数让人莫名惊诧,它竟然远远地超过了我此前的得分。原因何在?思前思后,我觉得最大的缘由可能正在于分饰角色的差异:在正常心态下做答,人性弱点暴露无遗;想到要向上交差,自然会选择那些更符合期望值的答案,分数也因此悬殊。

  这是正常的调查心理反应,对此早有社会学者指出,在一项相对尖锐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往往会选择回答符合社会规范的答案,譬如即使他们看暴力节目看得津津有味,也说自己反对暴力节目。同样的道理,即便官员们在面对“测腐试题”的选项时已感知到了自身缺陷所在,但仍然会交出一份看起来相对经受得起考验的答卷。恰缘于此,“测腐试题”其实存在着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充其量只能作为公务员们闲暇时的自我检测,而难以映射出真实的贪腐可能,更无法成为反腐干预的可靠证据。

  以此来对照,南京市鼓楼区的所作所为实在过于夸张了。一道只能自娱自乐的“测腐试题”,竟然成为了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与鼓楼区纪委、检察院联合研究的课题。在当地公开的宣传中,“测腐试题”一事不仅有了“全国首推”的正面前缀,而且按照鼓楼区检察院的说法,“将来要和干部的录用和晋升挂钩,尝试用科学的手段来预防职务犯罪。”不免让人觉得可笑。

  转型期的社会,新一届中央集体强力的反腐倡廉信号之下,地方政府的反腐“起而行”是一种必要与迫在眉睫,但必要并不意味着将反腐打造成华而不实的地方政绩工程,迫在眉睫也绝不意味着反腐就可以随意肤浅化,甚至知其反向结果依旧行之。我当然也并不就是说,南京鼓楼区的“测腐试题”工程就是恶意为之,但对于一项已经耗费了公共财政的反腐举动,推行者当有最起码的成本——效应意识。

  一言以蔽之,“测腐试题”的善意不容否定,但实际效果的确难以高估,至于地方政府对此的强力助推,这事我们知道就好了。(王 聃)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