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根治“脏乱差”要靠升级城市“免疫力”

2014年01月06日 10:19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不少居民家里开始洒扫庭除,准备辞旧迎新。而作为市民共同家园的城市环境提升集中整治行动也于近日启动,“大家”和“小家”虽有差别,但也大同小异。

  如果说,家是个人起居的“小环境”,那么城市就是我们生活的“大客厅”,仅仅自己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但推开窗户、走出门去却是刺鼻的油烟、飞舞的扬尘、污渍的道路、黑臭的河道,我们的生活质量无疑将大打折扣,城市也难有品质可言。然而坦率地说,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种种“脏乱差”的现象却仍然时常发生在市民身边,成为城市环境中反复发作的“顽疾”。这告诉我们,对“脏乱差”顽疾,一时“治病”容易,难在长久“免疫”。

  “一次道路整治不久,路面又变得破损”、“一条街巷刚刚出新,违章又跟着回潮”……其实,市容环境“脏乱差”,背后暴露出的是城市管理不细致、不持续、不彻底的“老问题”。对此,环境整治既要对脏乱差现象本身“开刀”,也要对城市治理的机制进行“升级”。首先是要在规划设计上注重长远,整体考量,而不是“想到哪里是哪里”,在硬件升级、细节塑造上也要一步到位,做到“整一片,成一片”。其次,要在强化常态管理、长效监督上下功夫,无论是空气质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还是工地管理、街面秩序、园林绿化,六大领域的环境整治,都不能缺少约束性的制度规范,还要刚性执行,严格监管,坚决避免“紧一阵、松一阵”,真正让制度成为不能逾越的“红线”、“高压线”。同时,还必须加快城市治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形成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走出“自扫门前雪”、“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怪圈”。

  “脏乱差”顽疾“难根治、易复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城市是百姓的共同家园,离开了公众有意识的积极参与,执法人员再多也是“少数人管多数人”,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去年,南京成立了城市治理委员会,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就是由来自社会各界的45名市民担任“公众委员”,形成了公众对城市环境热点问题民意监督、出谋划策的机制。这也启示相关部门,城市环境整治不能仅是政府部门的作为,而是要认真倾听市民意愿,扩大百姓参与渠道,发动社会力量自我管理,只有更多市民公众参与进来,对不文明行为“说不”,“脏乱差”现象才会失去阵地,无处滋生。

  此次城市环境提升集中整治行动,将用半年时间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可以期待,当环境整治成为政府职能部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的过程,成为更多市民公众参与提升自身责任境界的过程,其带来的就不仅是城市品质和宜居环境的“升级版”,更是抵御“脏乱差”顽疾复发的“免疫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