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尴尬的新年献辞

2014年01月06日 15:3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按照惯例,新年第一天各大媒体都会发表献辞,过往的元旦也曾诞生不少受到广泛赞誉的作品。因此,新年献辞仍然颇受关注。其实,新年献辞立场、内容虽有所差别,但思路与格调大致相似,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考虑到这种局限性,就不难发现,读者对献辞是否认同,多取决于作品的姿态,具体来说就是,那些过于务虚的作品容易受到排斥,而那些接地气的、洋溢着生活气息、充满正能量的献辞则往往传播率较高。

  典型的新年献辞,作品中不乏“敬畏理想”、“怀抱梦想”、“相信未来”一类的词汇,以2013年为例,新年伊始,恰逢“中国梦”成为热门词汇,各大媒体无一例外把“梦想”作为献辞主题,这看似巧合,实则符合献辞一贯的品味:新年献辞往往有着浓厚的文艺腔,作者似乎站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眺望着这片土地,带着诗人的激情和人生导师的淡定,邀请大家一同迈向新的起跑线。

  同时,经常可以看到,作者的喜悦之中也裹挟着些许局促不安。那些被评价甚高的作品中,不乏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或者有关底层民众辛酸甚至苦难的描述。经验表明,恰恰是这种取材容易收获读者的共鸣,这是一种阅读习惯,由微见著,它或许反映了媒体人的新闻理想,从这种充满文艺腔的新年献辞亦可读懂中国媒体的情怀与抱负。

  今年各大媒体的新年献辞延续了这一传统,不过,观察发现,读者对多数作品评价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市场化媒体受到的批评更甚,语言乏味,不接地气,很多网友开始讨论新年该不该发新年献辞。而就在网民吐槽之际,一篇题为《如何写一篇感人肺腑的新年献辞》的调侃文章不胫而走,文中提到写作新年献辞应该如何把握主题,抓住意象,对于已有思维定势的献辞写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敲打。

  如果说,该不该发新年献辞的疑惑多少有些情绪成分,那么,该如何写作新年献辞,则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今的献辞模式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沉溺于高瞻远瞩的话,可能意味着不接地气,而一旦过于抱团取暖,则可能沦为抒情散文。在这个全民讨论传统媒体衰落的时代,走高大上的献辞路线似乎不合时宜,而与之相对,献辞的煽情冲动,若把握不当很可能就弄巧成拙,更进一步,一味和民众谈心,似乎也意味着路线的低端化。而在那些敏锐的读者看来,这两个极端都是“语言的腐败”,对于笔走天下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耻辱,只是,这种耻辱显然并非个人能力局限的结果,媒体有着“让无力者前行”的理想,但推动实现这一理想的显然不能只寄希望于几个媒体的写手。(何小手)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