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以政策改革挤压保障房的寻租空间

2014年01月08日 10:1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保障房“遇冷”的民调分析》报告,其中对比2011年和2013年广东省民调数据发现,2011年打算申请保障房的受访者比例有18%,到2013年下降至4%。数据还显示,自感需要保障房的人中,约六成人希望选择以较低价向政府购房,而愿意向政府租房者仅一成多。分析认为民众申请保障房意愿萎缩,系所实施的公租房制度“脱离群众”。

  从孟子的“居者有其屋”,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而后乐业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人民的生存梦想。面对汹涌而至的城镇化大潮,城市的住房问题仍然将困扰着许多人,以民为本的政府应该承担起解决社会成员基本住房权的责任,为无法在市场上购买住房产权的老百姓提供最基本的住房保障。

  有经济学家曾提出经济适用房不建套内厕所,引发各界争议,广州也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保障房小区一个车位也不应该配建”。如何以政策改革挤压保障房的寻租空间,需要纳入保障房的管理视野。

  经适房与商品房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价,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经适房完全产权后售出,早已不是新鲜事。高呼以较低价向政府购房的保障需求,背后究竟是否存在真实的住房需求,还是夹杂着投资投机的取巧心态,甚至有钻空子的腐败心理,却值得进一步深究。武汉经适房“六连号”案,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伪造的摇号程序让73名委托人全部被摇中,郑州“房妹”先后取得27套经适房房源……近年来,经适房的违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而在一些城市甚至爆出了面向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定向经济适用房”,经适房变相沦为福利房,严重挑战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障房的遇冷,如果是把寄望于从经适房中牟利获利的畸形需求挤压出保障序列,正是保障房制度的进步和社会公平的彰显,这样的“遇冷”值得欢迎。

  在市场化的改革语境下,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梦想成真,应该是“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房产证”,市场和政府之间应该有着更为明晰的分工。由此,也可以将政府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保障低收入者住房”这个真正的“刀刃”上,“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目前,住建部正考虑将“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的突破口,经适房供应将逐步减少,公租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体,经适房退隐江湖已经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政策的改革亦需要过渡期与适应期。作为新生事物的公租房对不少人来说确实颇为陌生,如何深入民心被更多人所接受,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需要有一个过程。在不少大城市,房子的产权与户口往往捆绑在一起,没有一套有产权的房子,对于数以十万计的城市外来人口来说,就意味着无法让自己和子女落户,无法让孩子入读公立学校,公租房如何解决租客子女的入学问题?在部分城市,由于行程审批流程繁杂和过长,公租房沦为“空租房”,如何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减少行政审批?……如何破解公租房制度出炉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将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对于广州而言,保障房实际上还远远谈不上遇冷的程度,首批6709套公租房便将面对14432户申请家庭,今年最后一批1571套经适房开售引来6895户家庭报名登记购房意向,依然有数量众多的轮候家庭翘首等待着新一批房源的到来。依据实际需求建设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保障房,以政策创新改革把保障房分配给最需要保障的人群,“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郑佳欣)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