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捂盖子”只会恶化学术土壤

2014年01月08日 10:38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象牙塔内不断曝出腐败新闻。近日,上海某院士被自己的学生举报“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引发媒体关注。有关方面召开情况通报会称,这是“师道沦丧的问题”,但对于公众想了解的举报内容是否属实,却并未给出权威答复。无独有偶,去年10月,我省某高校一位入围院士参评的教授,实名举报同事“学术造假”。双方各执一词,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有关方面也曾称介入调查,但时至今日,同样未给公众一个明确说法。

  学术腐败问题,果真是“家丑不可外扬”么?面对科研领域的此类举报,有关方面处理时,常给人以态度暧昧之感,似乎是想“息事宁人”,能低调就低调处理,能不了了之就不了了之。这种是非不明的含糊态度,非但不利于当事人维护正当权益,也是对社会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更不利于良好科研氛围的营造,对科学精神缺乏最起码的敬畏。

  首先必须明确,科研领域的腐败或造假行为,绝非高校或科学界内部的事情,也关系着全社会。须知,科研人员大量的科研经费都是国家财政投入,所以,公众有权知道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情况。通过有效沟通,给公众一个交代和说法,是科研单位和科研工作者的应尽职责。

  不必讳言,学术领域目前确实存在不少令人咋舌的腐败问题,如媒体曾曝光的某准院士骗取科研经费包二奶事件等。“我感到很愤怒,也很痛心,更感到十分的错愕。”去年10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有关部门正在审查两起有关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时,科技部部长万钢这句愤怒之言,让人震撼。实际上,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不仅让科研经费成了一些专家教授的私有福利,更浊化了科研环境,让很多科学工作者都感到愤懑。

  “记得多年前,长大当一名科学家是很多孩童的理想。而现在,持有这种理想的孩子还有多少?为何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的今天,科学精神的感召力却下降了?”一位高校教授在全国两会上曾坦言,如今科技工作者不再是最受尊重的人,其重要原因就是科技界不断出现学术不端和追逐名利行为,而有关方面对这些问题却总想“捂盖子”。这种混沌现象,让很多科技工作者都跟着“蒙冤受屈”。

  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土壤”。这就要求学术界弘扬正气,扬清去浊,对学术举报问题明辨是非,并且公开透明,大大方方接受社会监督。倘若顾及各种面子,藏着掖着,只会纵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不断上演“劣币驱良币”的无奈一幕,给国家、社会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带来更大损失。(耿 联)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