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银行强拦受骗老人汇款有法律风险

2014年01月09日 09:21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的网上红包满天飞,许多媒体、商家年终答谢社会慷慨送红包,网民热烈欢迎。但还有一种“红包”却非常危险,那就是老人们近期频繁跑到银行,慷慨地给骗子大发“红包”。有的银行劝说无效,甚至关门停业报警。这一举动受到上级单位嘉奖、社会舆论赞赏。可,银行过分干涉储户的行为,也存在着法律风险。

  就以昨日热议的沈阳老人来说,他在汇款时因举动异常,银行工作人员想尽办法劝说阻拦,最后竟关门停业报警。即使如此,老人仍拒绝透露信息,警方也没办法管。如果反过来老人告银行,法律却是要管的。因为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是储户的法定权利,银行无权干涉。银行工作人员报警或者冲上去按下取消键等行为,不仅违背《商业银行法》条款,也有违《民法通则》精神,侵犯他人隐私。

  所以,在这件事上,法律与情感是有冲突的,银行也是有风险的。如果只要怀疑老人可能被骗,单凭出发点是善意的,就去干扰他人的储蓄行为,那就难免会误判。拦对了还好说,拦错了呢?

  银行为储户着想的责任感和善意不容置疑,但社会若要把阻拦老人存款作为防骗“范本”,则决非善策。老人为什么宁愿相信电话里的骗子,也不相信面前的银行和警方?或许是耳根软、头脑糊涂,但这恰恰说明社会给他们的关注和帮助不够。银行的服务不光是和顾客谈钱,也要谈心。那就是针对中老年储户,多一些防骗知识宣传,包括在大厅内设置文字和视频,天天提醒。片警和街道经常组织老人,通过以案说法和现身说法,给老人打“防疫针”。另外,提高对金融骗子的追缉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亡羊补牢手段。

  当老人的大脑里充实着社会的帮助和子女的关心,当警方的保护能力足够强大,骗子也就没了市场。这是“善意”最该用到的地方。(金陵晚报评论员 何刚)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