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厦门: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新经验

2014年01月09日 10:29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在总结第一批创新实验经验基础上,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提法上由原来“社区管理”改为“社区治理”,实验周期为2014年-2016年。共有北京市东城区等31个城区获准批复为第二批“实验区”,厦门是其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两批42个实验区中唯一的经济特区。2011年7月,国家民政部评选了第一批12家“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我市海沧区被评上。

  良好成果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推动深度融合

  民政部调研组透露,厦门这次被评上“实验区”,主要得益于我市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先行进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民政部调研组高度评价“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蒋昆生,在昨日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作的讲座中,充分肯定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取得的成果: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理念,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双轮驱动,以社会建设引领经济建设,以社会活力激发经济活力,以社会安定有序保障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推动城乡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同步推进,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基础设施、治理要素和公共服务,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回路,构建治理一体化、服务均衡化、特色差异化的城乡社区建设格局。三是推动新老社区居民的深度融合。围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精心打造多层次、多样化参与载体,引导社区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共同组织中消除隔阂,在协作项目中扩大了解,在集体活动中增进感情。四是推动两岸血脉人脉的深度融合。积极借鉴台湾地区志工义工队伍建设经验,吸纳台湾同胞参与社区治理实践,扩大海峡两岸社区治理交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两岸同胞血缘相连、情感相通、利益相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重要价值

  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有机结合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厦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实践具有重要价值。”蒋昆生认为,厦门的实践在改革思路上,实现了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的有机结合,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选准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社区治理体制创新”试点任务,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的实事抓起;在改革方向上,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既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型,强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又扩大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提升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微自治”、“议事理事”和“认养认捐”等创新做法,丰富了自治内容和形式,拓宽了自治范围和途径,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了新鲜经验;在改革策略上,实现了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有机结合,既加强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大胆突破制约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认识局限、观念障碍、利益樊篱和制度瓶颈,又坚持“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方针,逐步形成以点带线,连片成面的辐射效应;在改革动力上,实现了政府引导和居民自主的有机结合,既牢牢把握社会体制改革的主动权,将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群众共商共谋,搭建项目和活动载体,使居民群众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中“唱主角”。

  他希望厦门市应当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和高质量推进,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区特点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为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本报记者 江海苹 蓝碧霞)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