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便衣民警随机测试街头防诈骗技能 有人借手机借卡

2014年01月13日 11: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市公安局便衣民警随机测试街坊防诈骗技能 有男仔借手机又借银行卡

  如果有病人在医院向你借银行卡,要接收亲属汇来的“救命钱”,你会怎么做?如果有不熟识的“朋友”忽然致电说新换了手机号码,你会按他说的更新通讯录吗?在你满以为“不会轻易上当”时,是否知道正确的应对方法?

  近日,记者随同市公安局便衣民警随机以街头或电话访问的方式,模仿街头求助、电话搭讪等情境,“真人秀”测试街坊防范诈骗的意识和技能。结果,有男仔在医院“交出了”手机、银行卡和密码,也有师奶在接到“电话推销”时说出了详细的通讯地址和姓名。

  测试1:年轻男子借了手机又“交出”银行卡和密码

  地点

  禅城某大型医院

  结果

  4人受测1人中招

  近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同民警,着便装来到禅城某大型医院。在大厅里,两位民警扮作“夫妇”,向一位穿戴入时的年轻男子任先生(化名)求助。民警先是以手机没电为由向任生借手机,在得到回应后,又拿出自己的一张银行卡着急地说:“老婆急着看病,银行卡却没法缴费,家里人要打1000元过来,我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卡作为转账用?”

  任先生有些犹豫。民警随即提出可以拿出200元作酬谢,同时解释说:“你就在旁边看着我取钱。”任生便再无异议,拿出了银行卡,甚至说出了密码,并交给民警在医院大厅柜员机上操作。柜员机显示,任先生银行卡余额有400多元。随后,民警以汇款暂未到账为由,将银行卡交还给任生。

  接下来,另一位民警扮作年轻妈妈,在收费处外尝试和一位高个子年轻女子搭讪。民警说,自己的孩子正在急救,想借银行卡接收亲人的汇款。那女士答应了,一同向大厅入口处的柜员机踱去。走出十余米后,该女子小声说“还是不太方便”,随即走开。此后,民警再向一男一女先借手机,再借银行卡,但都没成功。

  点评:

  借银行卡有遭“掉包”风险

  “借银行卡给陌生人很危险,即使事主自己用柜员机帮忙转账。”一线刑警分析说,在事主银行卡已插入柜员机时,借卡的陌生人可趁同伙拍肩转移事主注意力的“机会”,迅速把另一张用作掉包的银行卡“塞一半”进入出卡口,谎称柜员机故障而退卡。“事主拿走‘被掉包的卡’,而自己的银行卡遗漏在柜员机里,嫌犯趁机就可取得钱财。”

  测试2:男仔借手机后陪等候5分钟

  地点

  禅城南沙街

  结果

  10人受测1人中招

  当日下午,记者随民警一行来到岭南明珠体育馆北门附近的南沙街。3位便衣民警在该路段不同地点,分别选择9位路人借手机,都没成功。多名路人都以“手机不在身上”等为由,婉拒民警。

  下午近5时许,一名男仔从南沙新村走出。女民警在体育馆北门外与其相遇,便急忙上前说,自己正要和一位网友见面,但手机恰没电,网友找不到约会地点,要借手机指引网友。男仔一边嘟囔着“话费不多了”,一边把手机交给女民警。女民警随即使用该手机与藏身在远处的记者取得联系,而记者则假托找不到约会地点来拖延时间。在女民警的恳求下,男仔答应陪着等网友。5分钟内,记者尝试和女民警联系了三次,女民警拿着男仔手机不时踱出到四五米远开外。

  点评:

  借手机或致网银失窃

  一线刑警分析,不少市民习惯通过手机使用网银或社交软件,“嫌犯可通过窥探手机上未退出的QQ好友通讯录,来寻找下一次实施QQ诈骗的机会。”

  “市民即使善意借手机给陌生人,也要确保由自己帮对方拨号,以此防范对方借拨号输入乱码数字,窃取手机银行或社交软件的账户信息。”

  测试3:

  遇电话推销赠茶叶 一女士住址“被套”

  测试

  结果

  两中老年人受测 一人中招

  让4人猜“我是谁” 无人主动挂机

  当日下午,民警使用一新手机号码拨打多个座机,借口茶叶店新开张要免费赠送新茶体验,来尝试和留守老人搭话,有两位老人接听了电话。按照安排,受测家庭是民警亲属,但事前对测试并不知情。其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仔细听完民警介绍体验活动后,婉言谢绝并挂掉了电话。在和一位年过五旬的女士通话中,民警以寄送茶叶需要了解姓名及住址为由向该女士了解,对方未加质疑便和盘托出。

  随后,两位民警模仿“猜猜我是谁”的第一步,轮换使用新手机号码拨打4位久未联系朋友的手机。这些朋友均是两位民警家人的朋友,并不和两位民警直接相识。“刘小姐,估一下我是哪个啦,你估得到的。”民警先让对方猜测自己是谁,再以自己换了手机为由,尝试让对方更新通讯录。“迟点再联系啊,得闲出来吃个饭。”尽管受测的4人都没有听出打电话的民警是谁,但还是耐心且努力地回忆民警的姓名和身份,没有主动挂断手机。

  点评:电话接触陌生人 提防泄露身份信息

  尽管生活中常有电话推销发生,但一线刑警仍建议市民,在接触陌生人来电推送产品或服务时,要小心。“如果是自己此前从没接触过的商家,可以质问对方的注册登记信息或地址,如果是诈骗陷阱,必有破绽。”刑警分析说,一旦对方要求提供身份、住址等信息,则要予以拒绝。“骗子会利用所掌握的这些重要信息,在下次致电时冒充公职人员实施诈骗。”

  另外,生活中确实常发生并不熟识的朋友告知已更换新手机号码,这与“猜猜我是谁”的第一步有些相似。对此,一线民警分析说,骗子通常会在事主按初次致电要求更新了手机通讯录后,再次假借朋友身份致电,抛出各种请托。“在有不能确定身份的所谓朋友来电后,不要贸然更新手机通讯录,务必要拨打‘对方所指称朋友’的‘原手机号码’来核实。”(文/记者杨博 通讯员张文海)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