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春运列车南来北往:上水工在轨道边争分夺秒

2014年01月21日 10:0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48岁的上水工黄琨正在寒风中为火车车厢上水。记者 方非摄

  16吨水,32节列车车厢,3个人要在29分钟内完成补给,需要什么样的节奏?

  上午9时47分,北京西站,来自石家庄的G6708次列车缓缓进站。23分钟后,它将开往邯郸。

  寒风凛冽。列车刚一停稳,48岁的黄琨和同事们就冲上前。一列始发车规定的上水时间是40分钟,春运就不是这节奏了——两辆高铁前后脚进站,上水时间只给29分钟!

  争分夺秒。两个同事,一个奔东头,一个奔西头,黄琨则赶到最缺水的餐车旁,猫下腰,麻利地从水管架上抄起十多米长的供水胶皮管,拧开井盖上的阀门,将管子直接插进上水口,开始注水。

  上水口有点儿窄,加上水压大,随着冲力,“啪”的一声,胶皮管蛇舞般甩落在地,黄琨一个箭步扑过去,牢牢按住管子,抓起来又插回注水口,水管子被弹开了,水喷一脸,黄琨不禁打了个寒战,再顶回去,这回终于接上了管子。“尤其是动车,里面有气阻,上水时水总被顶住,一给水管子就掉,得靠人撑着。”黄琨说。

  突然,列车厕所排污口冲出一股污水,躲闪不及,几乎全喷到了黄琨的裤子和鞋上。“才买的新鞋。天天被水沤着,每天还要在石碴子路上来回跑20来公里,特费鞋,一个多月就穿烂一双。”

  9时55分,黄琨赶到下一节车厢,开闸,插管。此时,第一个上水口刚刚喷射在地上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冰。

  “停止作业,贴边,站稳。”黄琨突然高喊。旁边的铁轨上,一辆来自太原的G602次列车带着刺耳的刹车声,卷起一股风,几乎是擦着黄琨的身子进站。同样是23分钟后,它将启程返回太原。

  G602停稳后,黄琨开始左右开弓——趁着左边的列车正上水,赶紧往右边列车的上水口插管,眼见着左边的满了,赶紧过去关水、拔管……黄琨变身“超级玛丽”,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10时14分,第二辆列车也“喝饱”了,4个满水显示灯欢快地闪动。几十秒后,铃声响起,列车缓缓出站。黄琨双手撑腰,轻轻舒了口气。春运,每天360趟南来北往的列车,到站时间集中,停靠时间又短,上水的节奏像打仗。

  抖了抖冻得发硬的袖子,黄琨说:“一年四季,只要当班,衣服就没干过,习惯了。”他最怕的是极端天气下列车大面积晚点。行程误了,水的消耗量更大,到站时水箱基本都空了,为了让列车快点儿出发,上水时间还得压缩,“那才是忙得脚不沾地。”

  铁道中间,大风口,风力比预报的四五级还要大,吹得人脑门儿生疼。在等待下趟列车进站的间隙,黄琨把大衣领往上拽了拽。“干这行不准戴围巾,一不小心围巾就能被列车卷进去,不安全。”

  又一列火车到站了,黄琨马上跑了上去……

  一直忙到下午快2点,黄琨才得空拿起放在道边的水瓶喝口水。早上灌的开水此时已经冰凉,“嘿,真扎牙!”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他招呼同事们,“现在有二十来分钟的空当儿,咱赶紧去垫垫肚子吧。”

  站台尽头一间不起眼的小屋是上水调度室,也是上水工们惟一可以歇歇脚的地方。几条简陋的长凳,两张长桌上摆着电脑和微波炉,电脑上时刻显示着到站车辆的信息;微波炉的使用频率很高,从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不停有人用它热自带的简单午饭。

  四五个包子,微波炉里一转,没有菜,黄琨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吃这个省时间。我们吃饭没准点儿,尤其是春运加开临客,有时一天都得守在外边,根本顾不上吃饭。组里的人都有胃病。不过虽然哥儿几个累了点儿,但旅客们在车上不就能喝上热水了吗?”

  调度室电脑上的数字亮了,又有列车即将进站。脚还没暖热,黄琨和工友们又出了屋。

  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12个小时里,黄琨一个人就完成了对203节车厢的上水工作。而他,只是北京客运段西站上水车间140名上水工中的普通一员。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