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口节前将迎4大客流高峰 建议提前购票或错峰出行

2014年01月21日 14:30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进入春运以来海口省际、省内客流高峰接踵而至。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春运以来,我省客流持续攀升,除学生客流外,节前是否还会出现明显客流高峰呢?根据今年春节放假的时间以及客流出行特点,预计节前海口地区仍将出现4大客流高峰,没有购买到票的旅客需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影响行程。

  港口:高峰期维持一周左右

  现状:出岛客流明显高于进岛客流

  春运以来,秀英港迎来了客流高峰,尤其是学生客流、务工客流出现叠加现象,进一步推高了客流高峰。19日,海口秀英港出岛客流量达到1.8万人次,进岛客流量仅7000人次左右。从客流出行特点上分析,预计节前客流高峰将维持一周左右,也就是农历二十八左右。而年后的客流高峰将在大年初五之后出现,另一客流高峰预计在正月十五前后出现,提醒广大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记者调查:港口客流虽然增加明显,但运力方面有保障。目前旅客过海非常便利,虽然需要排队,但可以满足旅客当天购票当天出岛的要求,而且今年春运秀英港运力得到了更大的补充,其中“白石岭”号等船舶正式投放春运服务,大大方便了旅客过海。港口方面表示,目前秀英港实行全天候过海,且每天安排10个定点班,运力充裕,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旅客过海很轻松,不会出现运力紧缺的情况,广大旅客可放心出行。

  公路:省际、省内高峰接踵而至

  现状:省际多条班线开始加班

  自15日开始,我省出岛的长途班线车开始火爆起来,尤其是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的客流出现了明显上涨。目前,湖南道县、重庆开县、四川巴中、湖北武汉等多个方向的班线已经开始加班。根据客流特点以及春节的时间推算,从1月20日开始海口始发的长途班线将进入客流高峰。预计客流高峰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节后省际客流高峰预计在2月3日至2月16日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海口市春运协调小组的分析,省际班线高峰之后将迎来省内班线客流高峰,省内旅客应及时安排好出行时间。

  记者调查:目前海口汽车西站已经协调运力安排加班,为了满足旅客需要,省际班线车的车票预售期为7天。但是,热门线路的车票目前依然比较紧张,考虑到未来几天省际客流仍将持续增加,建议旅客不要抱着买票即走的想法,最好是提前订票。运力方面,海口地区已有充分准备,目前我市已储备600辆车作为应急运力,可随时投入到热门路线的营运,满足旅客出行需要。

  铁路:客流高烧不退

  现状:多条线路一票难求

  目前海南出岛客列票源一路吃紧,尤其是北京、成都、长沙方向的票源较为紧张,1月27日前多条线路已经无票。从客流上分析,节前、节后客流成分主要以民工流、学生流为主,探亲流为辅。主要流向为长沙、成都、湖北、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地。预计铁路客流高峰持续至本月28日以后。春节黄金周最高峰预计在正月初五、初六、初七出现。

  记者调查:由于火车票持续紧张,不少旅客只好改为水路或航空方式出岛。不过航空票价的高昂,也让很多旅客“死守”火车票。对于目前仍在抢票的旅客而言,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海南出岛客列车票网上放票时间为每天的18时,掌握先机可以提高成功率。另外,每趟车开行前会出现退票,这也是一个“捡漏”的好机会,但“捡漏”毕竟需要运气,建议旅客考虑先过海再乘坐火车出行,或者选择长途班线。

  航空:进岛客流开始火爆

  现状:海口、三亚迎来进岛高峰

  15日开始,海南航空市场迎来客流进港高峰,东北三省的哈尔滨、沈阳、长春和大连城市飞海口、三亚的航班客座率已达95%左右,其他城市飞海南的航班客座率也在85%左右。据南航营销人士预测,春节前海南进港航班的乘座率将达90%以上,特别是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哈尔滨等航线的乘座率将超过98%。出岛客流方面,随着春节的临近,四川、湖北等热门航线票价开始一路走高。如海口至长沙航线,目前票价几乎都在800元左右,仅有1月31日及随后几天才有300多元的低价票。

  记者调查:海南航空市场客流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节后的客流回流。从目前机票的预售上看,春节大年初四开始,海南出港的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哈尔滨、郑州等航线的机票为全价票,有些航班的机票已售罄。据南航营销人士分析,由于探亲流、返乡流、旅游流相互叠加,大年初五、六、七将达到顶峰。不过,每年各航空公司都会推出一些优惠票,但优惠票有着明显的时间限制,比如除夕当天出岛的客票价格就非常优惠,如果对出行时间没有很高要求的旅客不妨考虑错峰出行。(本报记者 李坤东)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