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国式逼婚”的代际差异和焦虑心态

2014年01月22日 10:38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一份《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群体。超四成的父母选择“唐僧模式”,即不断地言语催促;近两成的父母喜欢“发动群众”,用亲朋群体施压;还有的父母直接赶鸭上架,强行安排相亲约会。(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一提到父母,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从情感上看,“父母心”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从道德上讲,“父母心”处于一种特定的道德压力之下。在中国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中,子女只要没有成家立业就始终不算成人,父母有权利也有义务管教和督促。当传统的婚恋文化和现代的焦虑心态相结合,“中国式逼婚”的火焰便越烧越旺。

  父母与子女在生活经历、教育背景、价值观念上存在着鲜明的代沟,两代人有各自的怕与爱。然而,在子女婚恋这个问题上,两代人的怕与爱奇妙地纠缠、融合在一起。子女觉得父母太过市侩和现实,父母则认为子女太强调感觉和缘分,生活方式的代际差异,择偶标准和婚恋观念的摩擦与碰撞,导致“中国式逼婚”愈演愈烈。

  为什么明知婚事要由子女决定,父母却不厌其烦地催婚乃至逼婚?基于先例的惯性联想也好,基于预防的未雨绸缪也罢,当松弛的情感关系与焦虑的社会心态交织在一起,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变成父母们“结婚要趁早”的忠告。焦虑的父母们,以爱之名,不断鞭策子女在择偶的道路上绝尘狼奔。

  当“中国式催婚”成为一种结构性压力,不堪重负的子女被动地选择“破解之道”。不论是闺蜜扮“恋人”宽慰父母心,还是躲“逼婚”干脆不回家,抑或是租赁男女朋友回家,春节原本是合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却嬗变为子女与父母钩心斗角的舞台,这样的无奈和艰辛,让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中国式逼婚”更是当下青年人婚恋困境的缩影。每一个“剩男剩女”的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考量和情感纠葛。当择偶偏好与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教育背景等社会资本勾连在一起,“门当户对”的阶层内婚姻也好,“女性往上找,男性往下找”的梯度效应也罢,年轻人并不是不愿意成家立业,而是现实的窘迫与无力,让他们缺乏“想爱就爱”的自信与从容。

  子女们固然要摈弃好高骛远的婚恋观,父母们也要尊重子女婚恋的独立自主权利,对子女的生存境遇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当然,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社会,应该让青年人拥有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只有多方合力,“中国式逼婚”才会逐渐消减。(杨朝清)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