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期待“偶遇领导”不再成新闻

2014年01月24日 13:10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近一段时间以来,“偶遇领导”频频见诸报端,屡成热点事件。最新一次,是安徽阜阳网友近日在公交车上偶遇市领导,将画面发到微博,很快在网络引发热议。尽管阜阳有关方面火速证实,这的确是一次偶遇,但还是引来一片“作秀”的质疑声。对此,涉事网友再次强调,“我是真正的偶遇”。(1月23日南方都市报)

  部分网民的质疑,当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在网络时代,“习惯性质疑”是公众的惯性思维,质疑和求证早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面对热点事件发出不同声音,再正常不过。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对待“偶遇领导”的新闻,为什么总有不少网友坚持认为其中必有“作秀”成分?

  从新闻学的角度讲,一件事之所以能成为新闻,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其中主要包括事实本身的重要性、贴近性、反常性(新鲜性)。“偶遇领导”能成为“新闻”,正因为它符合新闻价值的某些属性:事件的主角是当地党政负责人,是为“重要性”;事情发生在本地,是为“贴近性”。但是,单凭这两点还不足以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因为重要而贴近的新闻并不少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接下来的问题:在公交车之类的场所“偶遇领导”,是否具备反常性或者说新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偶遇领导”就有可能成为新闻,从而受到关注乃至热议。

  事因稀有,所以新鲜。“偶遇”之所以成为新闻,问题显然就出在这个“偶”字上。试想,如果一个地方、部门的领导能够经常走进基层、接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亲民、务实的作风,多跟老百姓一样挤挤公交、坐坐地铁、排排长队,与老百姓“混个脸熟”,人们还会把“偶遇领导”当新闻吗?当然不会。遗憾的是,在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出则前呼后拥,入则车队浩荡,就连生活诸事也交由工作人员代为打理。这样的领导,人们很难“偶遇”,自然也就难相信“偶遇领导”的新闻。

  “偶遇领导”新闻频遭质疑,对有些领导干部正是一个提醒:工作作风尚需再改进,深入群众、走进基层的频次还要再加大,自身的公众形象也得再改善。领导干部只有多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说百姓话,多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关系而非油水关系,自身的形象才最亲和、最自然。这样的领导干部,走在哪里人们都会觉得再正常不过,既不可能成为新闻,更不会引发热议。

  “偶遇领导”引热议也是一面镜子。以此为镜,领导干部可以照见自身形象,也能照见民意所向。眼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地深入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偶遇领导”屡成新闻正好说明,在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走进一线的频次还不够多、作风还不够实,公众对有些领导干部的固有印象还未得到完全改观。读懂“偶遇新闻”遭质疑背后的民意,把“偶遇”变“常遇”,类似的事才不会成为新闻。而这,也正是社会公众的期待。(左中甫)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