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日报:与时俱进的民俗才有活力

2014年01月28日 11:24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马上就要到农历马年,说起过年,贴对联,贴门神,燃放烟花爆竹,吃饺子等这些传统,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来,这就是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殊符号,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和革新,为其注入时代的因子,与时俱进。

  如今,一提到民俗文化的继承发展,有人就认为应该“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就拿燃放烟花爆竹来说,一说“限”一说“禁”,有人就认为有悖于传统。事实上,这个习俗从宋代才开始的,在黑火药还不普及的年代,人们把竹筒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就是最初的燃放爆竹。对联在当时是桃木板雕刻成的,而不是现在红纸黑字写成。这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传统民俗,也在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慢慢变成了今天的鞭炮和对联。如果我们现在还“原汁原味”,岂不是要重新砍竹点燃,用桃木板雕刻对联吗?因此,民俗文化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至于说现在春节期间流行的拜年,就始于汉代,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明代之后,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而在民国期间的拜年,晚辈大都向长辈行跪拜礼,有的地方甚至于要求把头磕响才算礼数到了。而现在,很多人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相互拜年。

  可见,民俗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同行,而不是“原封不动”地墨守成规,亦步亦趋。这样,才有常存常新的活力。比如,清明节,早前称“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晋国贵族介子推。时光荏苒,“寒食节”渐渐演变成“清明节”,从纪念介子推一个人,成为人们追思祖先,缅怀先烈,祭扫墓园的共同节日。形式上,从过去的折柳、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到现在的无烟祭扫、低碳拜谒、网上祭扫、网上献花。这不但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也对这个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载体。可见,与时俱进的民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