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除夕下井记:井下很安全,但心却永远放不下

2014年01月30日 21: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对于外界而言,矿井下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世界。这里永远见不到太阳,脚踩在地上,心却永远放不下!农历大年三十,记者来到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与这里的煤矿工人一起下矿井,记录除夕这天的生产场景和他们的内心感受。

  柳湾煤矿是一座年产400万吨煤炭的现代化矿井,拥有5029名职工,固定资产总额为4.87亿元。

  7时40分许,在经过打卡、宣誓等多道严格程序之后,记者坐上“猴车”,缓缓向井下200米深处的综采作业面下降。10米、20米、30米……,记者的心不由自主悬了起来,手死死抓紧“猴车”杆不放。

  “猴车”十分像旋转木马,但更简易,座位只比自行车座大一点点,坐上去让人感觉不安。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矿难报道过多次,但是下矿井还是头一遭,脑子里顿时浮现出各种矿难场景:冒顶、透水、片帮、瓦斯爆炸……“猴车”每跳动一下,记者悬着的心就跟着颤一下。

  10多分钟后,记者改乘小火车继续行驶。行驶过程中,柳湾煤矿矿长弓乃照安慰记者,柳湾煤矿是国家级安全矿井,井下很安全,大巷每隔1米就有一个拱形的钢筋支护,表面都进行了喷浆处理,作业巷道里的支护更加先进,很安全,不用紧张。

  大约40多分钟后,记者再次换乘“猴车”,然后步行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综采一队的作业面。记者看到,这里密密麻麻的液压支架、护帮板等防护设备几乎占满了全部空间,过道仅能容纳一人通行,许多地方必须弯着腰才能通过。

  工人们告诉记者,整个工作面长度有180多米。割煤机正在煤层上快速切割,煤块像是坍塌下来一样纷纷落下,发出巨大的响声,与其他声音混杂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50岁的综采队员闫生明告诉记者,尽管声音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却很安全。他说:“现在全部是液压支护,里外有两排,顶板全部封闭,能承受4000多吨的重量,比以前要先进多了。”

  近年来,柳湾煤矿加大了对工人的培训力度,而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现在柳湾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清水施救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永久避难室、移动救生舱等各种安全设施一应俱全,每个带班班长还配发了防暴手机,可以随时和井上保持联系。

  弓乃照说,不仅井下安全设施健全了,全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转变了,以前大家认为矿难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都认识到矿难是可防可控的,煤矿已经多年没有发生重大生产事故。

  整整一上午,综采队的队员们一直紧张地从事采煤作业,没有片刻休息。中午时分,井上送来了工作餐。因为是除夕,矿上为工人们准备了饺子、苹果和巧克力。矿工李克刚表示,以前只能吃自己带的冷饭冷菜,现在不但吃上了热乎乎的工作餐,而且井下还能喝上热水,比以前人性化多了。

  “那你每天下井,老婆孩子担不担心?”记者问道。“哪能不担心,井下作业不同于别的行业,再安全心也放不下,这里见不到太阳,只有狭窄的空间、巨大的噪音和粉尘,精神压力是外人难以承受的。”他说,“安安全全生产,平平安安回家,这是我们给家人最好的新年礼物。”

  记者发现,现在煤矿井下的安全设备的确比以前更加先进和完备了,井下作业并非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危险可怕。但由于特殊的作业环境,井下工人面临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仍然是很大的。就像所有井下矿工们一样,尽管明明知道井下很安全,但是记者悬着的心始终无法放下。

  下午1时多,记者回到了井上。看着明媚的阳光,记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这仅仅是一次下井的经历,而千千万万的煤矿工人,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过程……

  除夕,在这个万家团圆之日,向矿工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们致敬!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