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新机制启动运行

2014年02月17日 09:56 来源:贵州日报 参与互动(0)

  2月11日,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历时1年半,精心设计打造的全新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成功启动运行。当日,遵义市文化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作为首个按新机制操作的交易项目正式开标,招标节约率高达19.26%,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记者看到,有来自省内外的28家建筑公司网上报名参与投标。在当天的竞标现场,通过工程情况介绍、确认投标人、投标文件解密、宣布投标名称等一系列电子化的操作过程之后,江西省群力建设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入围进入竞标。又经过5位专家评审后,三家入围企业中的贵州玉桂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据介绍,此项目拦标价829万元,中标价669万元,节约资金160万元,节约率19.26%。

  在以往,类似的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单位的门槛早被投标人踏破了。而当天这一项目的业主——遵义市文化小学校长陈明泰却感慨地告诉记者:“招标过程中一直没有投标人找上门来,因为整个过程太透明了。”

  经历过无数招投标活动,并在此次投标中入围的江西群力建设公司业务经理陈健说:“这种招投标方式太好了,第一次见到这种现代化的招投标方式,从网上报名开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对投标结果毫无怨言。”

  公共资源交易是指政府出资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矿权出让、国有和集体产权交易等交易行为。因其范围广泛、数额巨大,加之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原因,致使这一领域腐败横行、乱象丛生,国资流失,成为党政干部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的“重灾区”。

  面对严峻形势,遵义市提出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12年5月15日,“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但在这一交易平台建立之初,只解决了集中进场交易,规范场内交易行为,规范监督监管程序等表层问题。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一是资金节约率低,一年多来全市有控制价的工程建设项目2060宗成交金额489亿元,资金节约率只有0.97%。而安徽合肥市、四川眉山市和阿坝州的资金节约率分别为25%、20.98%、16.29%,差距巨大。二是中介机构操控交易乱象丛生,权力寻租猖獗,严重腐蚀干部队伍。三是招投标核心环节都在交易中心外部进行,监督监管乏力。

  鉴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存在的种种深层次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改革,遵义市委、市政府从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机制体系的市级顶层设计着手,在全省先行先试,寻求突破。市交易中心专门到四川、安徽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行城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大量学习、研究、探索,广泛、多次征求意见,综合吸取各方观点,更加注重招标投标规范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从体制机制入手,实施全流程、全方位改革,构建起一整套全新机制。

  据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石茂彪介绍:今天这次招投标所依托的新机制有以下特点:一是全程采用电子化,所有招标文件制作实行电子固化,通过网上发布招标公告,投标人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投标等措施,杜绝信息泄漏。二是电子化评标方式保证了专家的公正,杜绝了暗箱操作。三是让投标人无法找专家、行业主管部门、招标人“通关系”,从而斩断了灰色利益链条。四是电子化招投标提高了效率,时间和费用成本都缩减50%以上。

  遵义市长王秉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招标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通过这一新平台,希望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每年节约投资100亿元,二是让干部避免错误。(本报记者 李玉红 王其伦)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