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科研经费缘何屡成“唐僧肉

2014年02月18日 10:47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广东省纪委2月14日通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可炜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继去年该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后,广东科技行政系统又一名落马的厅级官员。一位接近广东科技系统的人士告诉记者,科技系统官员出事,多与科研经费的发放和产学研项目有关。(2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对于科研经费和各种科研项目扶持资金的使用,国家、各省市及各科研单位都有相应的管理和使用办法。但是,这些原本应当用来促进科技创新的资金,却屡屡成了有关机构和人士争抢的“唐僧肉”,每每被中饱私囊。究其因,正在于现行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漏洞。

  依据2011年由财政部、科技部下发的通知,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些费用中,除了设备需要按照招标程序来采购外,其他费用的使用基本上都掌握在课题组手中,特别是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等的使用,约束很少,几乎成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套取经费的最好借口。比如,原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宋茂强,曾以“校外劳务人员”身份冒领68万元科研经费。另外,以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名义套取科研经费或是变相出国旅游的报道也不鲜见。

  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漏洞能带来巨大利益,这不但让一些科研机构和人员趋之若鹜,也让不少主管部门动起心思,利用手中掌握的项目立项、审查等权力来寻租。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曾有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透露,其所在高校曾申请到一个100万元的项目,光”介绍费“就要60万元。堂堂科研经费,俨然成了一条众口争食的食物链。广东省科技厅两名厅干落马,实非偶然。

  要避免科研经费沦为“唐僧肉”,国际经验值得重视。新华每日电讯去年曾刊文介绍,在美国,科研经费虽也包含人员费用,但其用途只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费、学术交流费。更重要的是,管理部门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科研经费进行全程监管。以每年预算超过300亿美元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为例,无论是项目立项申请,还是成果审查、经费使用等,均有严格的制度安排。一旦发现问题,受资助单位除了必须纠正或退还资助款项,还有可能面临司法追责。另外,科学家一旦被发现有违规,即使够不上法律制裁,在同行中也会身败名裂,再也吃不上“科学饭”。严格的制度设计,外加科学人伦的自我约束,科研经费就很难沦为“唐僧肉”。

  任何制度都会有漏洞,哪里都会有钻空子的人。问题是,在发现漏洞或者“犯了错”之后是什么态度,如何去亡羊补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宋广玉)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